手工“滇绣”30年价翻近百倍

12.08.2015  21:44

少数民族刺绣服装  都市时报记者 吴双红

这幅绣的是石林阿诗玛吗?太美了,活灵活现啊!

这是祖氏滇绣,这幅要价3.8万元。

今天即将收官的“2015云南文博会”上,民族刺绣成为宠儿,单独成馆,整个7号馆内,齐聚了彝族、哈尼族、白族、苗族、壮族等多个民族的刺绣布艺作品,件件作品价值不菲。

其他展馆内,苏绣等刺绣作品也吸引了不少人气。近年来,刺绣这项古老的艺术已悄然从闺房中走出,成为收藏新锐。

民族刺绣早期收藏只需约百元

这是我小时候外婆给我做过的虎头帽嘛,太可爱了。老公,要不要给未来的宝宝储备一顶啊。”上午11点,“文博会”7号馆内,80后的杨姑娘惊喜地说。

500元/顶,刚刚已经有人买走一顶了,这是人工刺绣。”刺绣作品的主人赵女士的喊价让杨姑娘吓了一跳。

杨姑娘一边悻悻然离开,一边说:“早知道这么贵,我就把外婆当初绣好的保留下来了。

7号馆内民族刺绣之旅,让年轻的杨姑娘打开眼界,一个80年代随处可见的人工刺绣,白底“双喜”绣花枕巾,叫价600多元。

作为云南刺绣的早期收藏家,家住昆明的王云明收藏刺绣几十年了。他说,由于此类收藏属于冷门,所以早期收藏这些刺绣作品价格并不高,有时候200元以内就能买到很好的刺绣作品了。为了收藏到好的刺绣作品,王云明走遍了云南的少数民族村寨。他说,20世纪90年代初,他出差到大理,正好赶上三月节,在滇西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被白族服装上各式各样绣工精致的绣饰吸引了,当时花2000块,就能满载而归。

如今,王云明拥有苗绣、彝绣、白绣、瑶绣等刺绣收藏品万余件,甚至其拥有的藏品已有20%是不可复制的了,用他的话说,就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许多刺绣藏品的身价也在翻番。比如,一块小小的龙纹坐垫现在拍卖都要60多万,十几年前,几十块钱买的一条袖花,现在的价格最少翻了十倍。

滇绣”有八大主流绣派

上海有顾绣、苏州有苏绣、广东有粤绣、四川有蜀绣、湖南有湘绣,相较而言,云南的“滇绣”起步有些晚。

此届文博会上,滇绣的集中展示,让不少人重新了解了“滇绣”,比如在祖氏滇绣的展位上,你就会看到,正在现场展示刺绣技艺的不是我们传统的“女绣娘”,而是一名“男绣娘”,正在飞针走线。

提起滇绣更多的是少数民族刺绣,民族特色交融。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杨德鋆就对滇绣有特别的研究。他说,目前流行传统刺绣工艺的民族有彝族、白族、汉族、苗族、瑶族、壮族、哈尼族、基诺族。

滇绣的类型分为:彝绣、白绣、苗绣、汉绣、瑶绣、壮绣、哈尼绣、基诺绣等。

以彝绣为例,主要分布于楚雄、大理、昆明等州市为主的全省多数彝族地区,主要特征是刺绣陪伴生活,日常利用广泛。衣服帽鞋、随身佩饰、被枕垫帐、挂饰摆设等刺绣举目可见。绣样、绣法千姿百态,绣色绚艳,繁简皆备,符合不同需要。而汉绣全省约半数以上地方有之。

当下,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祖氏滇绣”颇负盛名,成为滇绣中的一个新流派,大有领跑“滇绣”的势头。据悉,该绣法是将中国四大名绣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刺绣相结合,以独特的创意和刺绣技法,生动、形象而细腻地表现人物、景物、动物的一种绣画。其独特的摄影作品仿真绣,古画绣、名画绣以及现代题材绣品都让人眼前一亮,成为现代刺绣行业的一枝独秀。而其产品已远销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

名媛名绣投资回报高 

刺绣集历史、文化、艺术、情趣为一体,近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收藏者的青睐。和其他藏品一样,刺绣收藏也有一些小诀窍。

比如,分类收藏。按照流派分,苏、粤、湘、滇等;或者按照种类分,比如帽子、衣服、荷包、唐卡等;还可按照材质分,绒线、金银线;按照针法分,比如十字绣、马尾绣等;收藏滇绣则可按照民族分。

还可按新老分,比如民国以前的刺绣,民国以后的刺绣,如果是老刺绣,那么,年代越久,投资价值越高;而皇家刺绣又比民间刺绣价值高,正装刺绣又比家具服饰刺绣价值要高。一些名人、名媛名绣的投资回报比普通刺绣高,是收藏家首选的目标。明代的韩希孟作品如今拍卖会上动辄上百万元。名绣中,以苏绣、蜀绣、粤绣、湘绣“四大名绣”最负盛名,其中又以苏绣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华第一绣”。

收藏技巧 刺绣需要消毒防虫

收藏刺绣要注意消毒、整理。高温消毒是为了防止绣品被虫咬。还要注意绣品怕光、怕湿又怕过于干燥,这些都会造成其褪色和纤维老化、脆化、腐化等。

相较而言,刺绣没有赝品,但是有机绣、人工刺绣之分,收藏的时候需要具备基本的分辨能力。

如果同是人工刺绣,那么就要用作品的精细程度来决定好坏,选材、构图、排针、质地、光洁度等都是参考指标。(都市时报记者 吴双红)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