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治理20年 生态清淤“体内治疗”净化水体

28.11.2015  09:54

    16年前,市委、市政府首次在滇池草海和外海底泥淤积严重的区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底泥疏浚,削减内源污染负荷。

    在开展滇池淤泥疏浚过程中,昆明在全国3次首开先河;滇池水质状态由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水体透明度指数明显上升,主要污染物平均值均明显下降。

    如今,滇池生态清淤工程已经成为一项推进滇池治理的常态化工作,并积累了不少治理污染湖泊的先进经验。

     一期工程

    环保疏浚 滇池开全国湖泊疏浚先河

    随着日积月累,滇池内的淤泥以每年两厘米的速度在上涨,经测算,滇池中的污泥达8000万至1.2亿立方米左右。

    滇池污染严重影响市民生活,滇池治理成为关系昆明发展的头等大事之一。199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滇池草海污染淤泥疏挖及处置一期工程。

    一期工程位于内草海及外草海西北部,疏浚面积2.828平方公里,疏浚工程量432.26万立方米,投资25000万元。工程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底泥疏挖,泥浆通过管道输送至明波、运粮河东、西、柳苑、东风坝北5个堆场。在堆场吹填完毕后,经过一段时间风干后,选用水陆两用车载人用手摇播种机撒播草籽,进行堆场植草作业。

    工程还采用了环保疏挖技术。湖泊淤泥由上到下通常由污染层、过渡层和正常湖泊沉积物层共3层组成。为尽量保护湖底过渡层和正常层,不破坏水底植物生长的环境,滇池淤泥疏浚中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环保疏挖法,从荷兰引进4艘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利用全球卫星定位仪,准确定位疏挖的深度和面积,疏浚的超挖深度不会超过污染层下15厘米。

    为巩固一期疏浚工程实施效果,市委、市政府又于2001年1月5日组织实施滇池草海污染淤泥继续疏浚工程,并于次年1月25日顺利完工。先后疏浚污染淤泥共计642万立方米。

    昆明滇池治理淤泥疏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王蕾介绍,一期及继续疏浚工程实施后,滇池草海水体环境得到明显好转。黑臭现象不断减轻,蓝藻暴发趋势开始减弱,水体透明度增加到水下1至2米,草海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滇池草海两期疏浚工程还成为我国内陆湖泊大规模环保疏浚工程的首例。通过该项工程的实施,为我国受污染湖泊进行环保疏浚摸索出设计、施工、环境监控等方面的一整套经验和教训,也为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浚二期工程和后续疏浚工程奠定了基础。

     二期工程

    建最长管带 借湖底淤泥筑起围堰

    2009年5月,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于2010年9月30日全部完工。工程疏浚水域面积共422.80万平方米,疏浚总工程量340.24万方。工程采用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进行底泥疏挖施工,结合滇池环湖生态带的建设,底泥疏挖后通过排泥管道分别输送到西山区柳苑、官渡区福保塘和福保湾三个基底修复区,进行自然干化处置。

    如果说一期疏浚工程开创了全国内陆湖泊实施环保疏浚的先河,那二期疏浚工程更是创造了世界之最。截至目前,二期疏浚工程中使用的土工管袋围堰,以7公里的总长创造了世界之最。

    二期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淤泥的堆放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土工管袋”围堰技术。所谓“土工管袋”,就是淤泥疏浚到管袋后,里面所含的水会自行渗漏,待淤泥板结后便可形成坚固的坝体。土工管袋本身就装进了3万立方米淤泥,相当于减少了3万立方米原本要用来筑土坝的砂石料。

    2010年9月初,滇池污染淤泥疏浚及处置二期工程比预定工期提前两个月完工。

     三期工程

    内外兼修 探索底泥资源化利用

    2010年12月31日,滇池外海主要入湖口及重点区域淤泥疏浚三期工程正式开工。随着前几期滇池疏浚工程的推进,滇池治理已由主要处理湖外河外增量污染源,向主要处理湖内河内存量污染源转变;由主要处理外源性污染,向主要处理内源性污染转变。

    三期底泥疏浚工程区域为外海北部、宝象河河口及宝丰湾,疏浚总工程量为503.83万方。

    从1998年起开始滇池底泥疏浚,三期工程一共从滇池里挖出共计1517万方的污泥。如果说滇池草海的库容为2500万方,先后三期的疏浚,相当于挖出了大半个草海的库容。

    面对淤泥堆场用地紧缺的局面,三期工程突破性地采用了机械化脱水技术处置淤泥。这项占地小、脱水率高的先进技术的成功运用,使三期工程创造了全球处理量最大的湖泊治理机械化脱水工程。除了宝丰湾疏浚底泥输送到福保塘基底修复区自然干化处置,其余疏浚底泥输送到西山区大咀子处置场采用机械脱水后,运至海口街道办事处小黑荞存泥场进行堆储处置。滇管局负责人透露,“二期工程需要占地1900亩存放底泥,而到了三期只需要300亩了。

    开展底泥疏浚的同时,昆明也在积极探索推进污染底泥处置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研究。目前,考虑将淤泥脱水后送到滇池周边“五采区”(采石、采矿、采砂、取土和砖瓦窑场),填充后种植植物,恢复滇池面山植被。此外,脱干后的滇池淤泥燃烧发热量高,可在辅助燃煤的配合下进行掺烧;还可制造建筑材料,其处理的最终产物是可在各种类型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制品。此外,利用淤泥中富含的氮磷成分,经处理后可以成为肥料。

     再次疏浚

    要让草海水质得到明显提升

    据了解,2015年10月8日,《滇池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出台,该方案明确了近期、中期、远期三大目标,分段实施。

    近期目标(2015年11月30日前)提出,通过综合整治,使草海及周边水环境得到提升,景观得到较大改善;草海湖体水质基本达到Ⅴ类水标准(总氮≤4毫克∕升),达到国家对草海湖体水质考核的目标要求。草海7条主要入湖河道和23条支流沟渠水环境明显改善。

    中期、远期目标(2016-2020年)要求,恢复草海原有的主要湖泊系统结构和生态功能,草海湖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透明度从2015年50厘米提高到100厘米以上,关键指标明显提升,水体对人体无害,实现广大市民亲水近水的需求。

    方案明确,滇池草海水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围绕水质明显改善这一中心,以河道综合整治、沿湖沿河生态湿地建设、水质净化厂水质提标为重点,充分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加大整治力度,提高草海综合治理的科学化水平,提升草海及周边水环境质量。

    滇管局负责人表示,方案对草海和部分入湖河道的清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16年前昆明市对草海进行清淤后,再次对草海进行的第二次疏浚,“估计这次对草海的疏浚会达到200万到300万方以上。这次疏浚中,我们会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让草海的水质得到明显提升。”(昆明日报 记者毛韵心)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