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踊跃参与随手拍"滇池帆影" 已收到30余幅作品

13.10.2014  13:25

渔舟唱晚 市民张红春作品 摄于晋宁小梁王山

随手拍“滇池帆影”活动启动以来,有那么多市民踊跃参与,让记者始料未及,活动从9日开始征集至今已经收到30多幅摄影作品了。而且这“随手拍”一点也不随意,在活动邮箱里,来稿都是6~7兆甚至更大的高分辨率照片。记者整理了连日来的比赛作品,发现大家都蛮拼的哦,有人守了大半天只为一张满意的《渔归》,有人为了找到最好的拍摄点不惜驾车全天环湖寻觅,还有人请渔民载自己进湖中间近距离拍摄。

为个好角度滇池边等一天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不同的美景照片确实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但前来投稿的热心市民还真不是“随手拍”。他们为了捕捉这难得一遇的滇池帆影季影像,花整天时间找一个好的摄影地点也在所不惜;磨破嘴皮让渔民载自己出湖,摇摇晃晃拍摄也不怕累。

一看邮件里的大尺寸高分辨率照片就知道不少人动用了高品质摄影设备,有不少人照片都不低于10兆,在手机邮箱里查看,3G信号都得加载半分钟才能显示。

昨天我们去滇池边找了一整天,还是晋宁那边最适合,一个码头就有200多艘渔船呢。”市民张先生很喜欢摄影,对何时何地拍摄滇池的哪种景象了如指掌,但是为了拍出满意的帆影又费了不少功夫,驱车一个多小时到晋宁的废弃小矿山取了制高点,又在太阳快落山之际冲下山到渡口捕捉最柔美的落日余晖。甚至还在星期六凌晨三四点再次出发晋宁准备再拍日出,遗憾的是,天气不好光线不给力。

再看另一位杨先生的作品,是近距离地观察渔民撒网捕获的特写镜头。原来,杨先生为了拍到特别一点的内容,在星期六一大早就跑到滇池边去找船,费了好多心思又磨嘴皮子,才让一户渔民同意载着他出湖,这才拍到船上的丰收,以及临近船只的作业情况。“穿着救生衣,但是船体一直在晃,越接近湖中央晃得越厉害,所以理想的作品也不多。”杨先生有些遗憾,但一点不后悔,因为这样的木船捕鱼场景只在小时候见过,乘着白帆穿过粼粼波光,让他对往日时光无比怀念。

渔舟唱晚成最热门拍摄主题

开湖限定于每天6:00~18:00,很多村民中午都不回家,想要拍摄到大批量的帆船画面,只能在每天的清晨出船之时或者每天傍晚渔归时分。市民张红春对摄影充满热情,为了拍好这难得一遇的滇池帆影季,不惜早出晚归。不过星期六清晨渔民出湖的一组片子他并不满意,“光线不太好,所以都没发过来。

而他发到邮箱参加评比的一组《渔归》、《滇池帆影》、《渔舟唱晚》可倒真是显出了他在摄影领域潜心多年的真功夫。“比如《渔舟唱晚》这张,我就用了渐变灰滤镜和减速镜,让这天空上部呈现紫色,但是中间完全没有紫,防止太阳光太亮,会让图片更有层次。”张红春认真地记下了拍摄地点:《渔舟唱晚》拍摄于晋城新街小梁王山。

这幅照片色彩丰富,所表达的意境又与《渔舟唱晚》的标题非常契合,让人不禁联想到古筝大师娄树华的同名古筝曲,表达着同样恬静美好的情愫。所不同的是,古筝曲《渔舟唱晚》诗情画意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风光,而张红春的照片则用多彩霞光突出了高原明珠滇池在彩云之南的独特之处。

张红春的《渔舟唱晚》只是众多作品中夕阳下滇池帆影的一个典型代表,夕阳下沿湖居民辛勤劳作归来的景象是众多参赛者的最爱,截至目前,约一半的作品都来自傍晚时分。纵使是在夕阳下只留下黑色的剪影,那抹“滇池渔港”的复古怀旧味道还真是值得人驻足。

记者 李超(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