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型杂交水稻研究走过50年 曾创粳稻单产世界纪录

25.08.2015  00:15

说起杂交水稻,人们一般想到的会是袁隆平,然而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同样有一支专门研究杂交水稻的科研团队,扎根云南的他们,被称为“滇杂”团队。

滇杂”团队起步于1965年,在李铮友教授的带领下,50年里,先后有上百名科技工作者投身到滇型杂交水稻的研究中来,创下了多个全国乃至世界第一。

破解科研难题:

在全国率先实现杂交粳稻三系配套

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提高粮食产量,是农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但其过程却是异常艰难,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必须人工选育“三系”,即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最后用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制出杂交种子,才能投入大面积种植。

1965年,李铮友在保山坝子大面积引种的低海拔粳稻“台北8号”的田里,独具慧眼地发现了天然杂交低育稻株,经过4年的艰苦科研实验,1969年终于育成了我国第一个水稻不育系——用“红帽缨”品种作保持系的滇Ⅰ型不育系。

有了不育系和保持系,还只是人工获得水稻“三系”中的第一步,还必须找到恢复系,这一步同样不容易,要知道,在杂交水稻的科研中,就有不少人因为找不到恢复系而终止了研究。

李铮友和他的团队选择迎难而上,经过无数次的科研实验,终于在1973年获得了恢复系,使粳稻“三系”配套成功,选育出了“滇型”杂交水稻。这也是我国首先实现杂交粳稻三系配套,是继袁隆平湖南籼型“三系”成功后的又一重大成果。

高产粳稻云南造:

滇型杂交水稻“榆杂29”创下粳稻单产世界纪录

在8月21日的“滇型杂交水稻发展50年暨杂交粳稻科技合作论坛”上,说起云南的水稻,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教授、“滇杂”团队的谭学林不无感慨地说,“以前大家都觉得云南气候差、水稻产量低,李铮友老师的‘滇榆1号’出来后,大家都为它的高产吃惊,随着高产品种不断被培育出来,渐渐地云南水稻高产倒成了天经地义的了!

1976年,水稻研究室成立,李铮友带领团队,选育出了滇型杂交水稻“滇榆1号”,1982年在澄江县进行高产示范栽培实验,经专家实打实收,百亩连片种植平均亩产达到1014.24千克,创造了当时粳型水稻连片种植的世界最高产量。

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也分别于1984年和1985年成立,“滇杂”团队进一步壮大。

随后,“滇杂”团队再接再厉,“滇杂25”、“寻杂29”、“榆杂29”、“榆杂32”、“榆杂34”、“寻杂36”等高产优质品种被不断地选育出来,其中“榆杂29”1994年在宾川县以亩产1108.55千克的好成绩,再次创下了当时粳稻单产的世界纪录。

为农民增产增收:

选育数十个品种推广数千万亩

90年代末,尽管“滇杂”品种的推广应用已历经近30年,但因部分种子纯度、落粒性、抗病性等技术难题还未完全破解,产量起伏不定,导致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甚至出现过全省滇杂种植面积为“”的纪录。一时间“滇杂”饱受质疑,甚至有人建议“另起炉灶”。

然而稻作所却并没有放弃,科研团队着力种质和技术创新,稳定不育系,提高种子纯度;多点试种、严格生产规程,观察同一品种在不同种植环境中的适应性,探索“先稳产、再高产”的发展之路。

经过不懈努力,“滇杂”种植开始“起死回生”。2002年以来,滇杂31、滇杂32、滇杂40试种表现优势明显,创下百亩平均产量850公斤以上的纪录;2005年,“滇杂31”百亩连片平均亩产960公斤,“滇杂32”百亩连片平均亩产944公斤;2008年—2009年,“滇杂40”平均亩产达到890公斤以上;高产组合“滇杂32”、“滇杂33”、“滇杂36”等多个品种通过云南省审定并大面积推广……

目前,稻作研究所配制的粳型杂交水稻组合种植面积占云南省杂交粳稻面积的60%左右,此外在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南的粳稻区也有推广种植。

拿出优势更强的组合”,是稻作所接下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本着李铮友老师坚持、创新的精神,采取一些技术上、材料上的创新,让我们的杂交稻在我省,以及其他低海拔的地区得到更好的推广!”谭学林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