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湾里前8月绿色生态为旅游创收12.3亿元

02.12.2015  09:16
为了切实保护南昌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和“都市绿肺”,南昌出台了《关于支持湾里区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意见》。

走进有着南昌后花园美誉的湾里区,犹如走进一幅五彩斑斓的山水画:乱花迷眼的七色花海、雕梁绣柱的明清古建筑博览园、清雅脱俗的竹海明珠、亭台轩榭的古镇心街、风景如画的葵园……无论身处湾里区的哪个角落,只要驻足静观,处处都是风景。作为南昌乃至全省的生态高地,湾里区围绕“都市森林公园”的发展定位,现已初步形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自然景观季相。

城市绿化覆盖率高达49.7%

现在的湾里实在太美了,周末不用去别处了,约上几个朋友来爬山品茶,跟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徜徉在竹海明珠景点的万先生开心地说。

青山如黛,碧波如镜。金色的阳光洒满长春湖水面,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湾里区是南昌唯一一个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的县区,素有“小庐山”和“南昌后花园”之称,是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3.67%,居全市第一、列全省前茅。此外,城市绿化覆盖率也高达49.7%,绿地率45%,乔木绿地率37%。

为了切实保护南昌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和“都市绿肺”,南昌出台了《关于支持湾里区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意见》。这一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差异化考核体系,弱化了经济指标,突出了生态保护,彻底改变了过去“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观、政绩观。对湾里区进行差异化考核,其目的当然是为了保护这一片宝贵的青山绿水。然而,市委、市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构想,并不止于封山育林这个层面,而是要在原有的生态高地基础上做加法,精益求精,锦上添花。

投资4亿元用于湾里生态建设

记者了解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5年来,我市向湾里区累计投资4亿多元用于生态文明建设。5年中,我市以“绿化不仅要增绿、更要增色增景”的理念,把绿化工作重点放在“添花、增色、造景”三方面,在湾里区实施了景观大道、店罗公路、南安公路、红湾公路、兴湾公路、天宁路等约50公里的绿化提升工程,建成了连接全区各镇与城区的通道绿化长廊,形成了“绿成片、花成带、树成景,四季常青、生态和谐”的绿化格局。

森林资源虽然丰富,但树种单一、林相单调、缺乏季节变化等与南昌“后花园”的称号不相符。据湾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紧紧追随南昌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的步伐,湾里区整合林地、景点两块优势资源,以山上绿化、城市绿化、通道绿化、景区景点绿化、村庄绿化和单位绿化等工程为载体,引种景观林木、常绿林木、色叶林木,先后建设了神龙潭碧桃园、杜鹃园,梅岭镇梅花园、樱花谷和茶岭林场银杏园等一批林相改造项目。特别是“七色花海”项目的实施,使湾里区形成了“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自然景观季相。

绿色生态释放巨大“红利

记者了解到,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区域优势,近年来,湾里区紧紧围绕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面深化“旅游+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把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作为加快湾里区新型农业化和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生态休闲农业建设,放大旅游发展效益,着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梅岭风景区的核心景区,太平镇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坚持“绿色、秀美、生态、休闲”的工作准则和发展目标。今年,太平镇投入200余万元,将集镇入口处60余亩荒地打造成为架溪湿地公园,通过周边山坡砍杂、水塘清杂、水面清理、林相改造、亲水栈道及游步道建设、铺设草皮等方式,形成了“春景秋色”的生态湿地。

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让湾里区充分享受到绿色生态所释放出的巨大“红利”。记者了解到,今年1至8月份,湾里区共接待游客389.72万人次,同比增长24.24%,其中旅游景点接待游客143.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6.09%。“十一”黄金周期间,湾里区接待游客近35.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770.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