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十二五”考核 抚仙湖交出优秀“成绩单”

27.08.2016  21:33

  抚仙湖的保护,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众所周知,8月26日是一年一度抚仙湖保护日,自2005年起,该抚仙湖保护日已经连续进行了十一届。值的可喜的是,近年来抚仙湖总体水质恢复并持续保持I类,抚仙湖保护治理的成效有目共睹。截至目前,抚仙湖一直是我国保护最好的淡水湖,金山银行不如绿水青山。李纪恒到抚仙湖调研时表示:希望玉溪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上下齐心共同保护好抚仙湖“一泓清水”。

  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的抚仙湖,Ⅰ类水量占全国90%,几乎为每个中国人储备了15吨Ⅰ类水。其206亿立方的储水量相当于12个滇池,4个太湖、6个巢湖。

  然而,近20年来的监测分析表明,抚仙湖水质透明度不断下降,化学需氧量上升,总氮、总磷持续增加。虽然整体仍保持Ⅰ类水质,但目前总氮的平均值已经非常接近Ⅰ类水质标准的上限,近岸部分水体已呈Ⅱ类,其营养状态也呈持续上升的势态。抚仙湖一旦被污染,意味着全国将有一半以上的优质淡水资源流失。

  国内某环保机构的一份研究材料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一旦抚仙湖水质严重退化,中国将从此告别拥有优质大型湖泊水资源的时代!从稀缺性、独特性、不可逆性来看,保护抚仙湖的意义堪比保护大熊猫,而就其重要性而言,保护抚仙湖在全国自然遗产中,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

  抚仙湖Ⅰ类水质逼近临界点,保护到了最关键时刻。

  抚仙湖为什么不能失守?

  作为珠江源头第一大湖,抚仙湖淡水储量占全国湖泊淡水储量的十分之一。由于水量丰富、水质优良,抚仙湖被列为国家战略水资源储备库。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高原深水型湖泊,抚仙湖是全球同纬度地区唯一的Ⅰ类水质湖泊,水质优良,特有物种丰富,具有显著的稀缺性、独特性和水质不可逆性,其生物多样性对于整个珠江流域生态安全和云贵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抚仙湖总磷指标临近Ⅱ类水质边缘

  由于历史、经济、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原因,近年来,抚仙湖沿岸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污染呈现自北向南、由沿岸向湖心迅速推进的趋势。

  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抚仙湖入湖污染负荷不断加剧,入湖污染量远远超过了水环境承载力,水质呈下降趋势,部分水体已临近Ⅱ类水边缘。除此之外,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沿湖管理的难度增加,游人对水环境的严重污染,有人洗车,有人给狗洗澡,向湖里扔塑料瓶和垃圾....。.抚仙湖流域入湖污染量已超过湖泊水环境承载能力,局部水体已有从Ⅰ类水质退化为Ⅱ类的趋势。

  分析表明,抚仙湖水质透明度不断下降,化学需氧量上升,总氮、总磷持续增加。虽然整体仍保持Ⅰ类水质,但目前总氮的平均值已经非常接近Ⅰ类水质标准的上限,近岸部分水体已呈Ⅱ类,其营养状态也呈持续上升的势态。

  抚仙湖污染面临的威胁有多大?

  抚仙湖最主要的污染源,来自农田、农村污水和畜禽养殖。抚仙湖流域面积675平方公里,径流区横跨3县,涉及8镇,238个自然村,流域内总人口17.8万人,仅环湖路以内居民就达2.7万人。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入湖污染负荷不断加剧,抚仙湖流域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

  抚仙湖径流区共有耕地13.7万亩,农业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的依存度高,氮磷污染物排放占比大。面源产生的总氮、总磷占流域污染源的61%和52%,这些污染物通过河道进入抚仙湖,致使抚仙湖主要的34条入湖河流水质绝大部分是劣Ⅴ类,而这些河流的入湖河水量又占了抚仙湖入湖水量的75.8%,严重影响湖体水质。

  由于大量居民靠湖而居,低档次的小餐馆密集,游客也大多在这一片区域活动,所产生的垃圾无法全部收集处理,使得湖泊水体污染富营养化进程加快。每年流入抚仙湖的总氮高达1099吨、总磷高达173吨,分别超出抚仙湖保持Ⅰ类水质环境承载力277.1吨和57.2吨,对湖水生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西南地区连续5年的大旱使水土流失进一步恶化,在抚仙湖周边山上,成片成片地裸露出深红的岩石,形成石漠化。石漠化导致的后果是,由于植被消失,山体无法锁住水分,一遇下雨,大量泥沙就会沿地表径流直接流向抚仙湖,使之与农业面源污染一起成为长期、不间断“污染源”之一,且这一现象仍在不断恶化。

  如何让抚仙湖保持一类水质?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为保护抚仙湖,玉溪市统筹了一套机构,在设立生态红线、搭建科技平台、退房还湖、入湖河道整治等多个方面,让抚仙湖保持了一类水质。

  李纪恒到抚仙湖调研时表示:希望玉溪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上下齐心共同保护好抚仙湖“一泓清水”。

  【设生态红线】

  “十二五”期间,玉溪市成立了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管委会,出台了《全面加强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修订了《抚仙湖流域禁止开发控制区规划》,划定抚仙湖开发建设生态红线。

  试验区核心区所有开发项目必须严格遵守《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四条红线 ”等规定,设立试验区项目保证金和抚仙湖保护治理专项资金制度,开征抚仙湖资源保护费,督促沿抚仙湖开发企业履行环保责任,设立产业扶持基金,重点发展荷藕、苗木、蓝莓等低污染品种,逐步取代鲜切花、蔬菜等高污染品种 。

  【聘请专家 参与治理抚仙湖】

  在搭建平台上,玉溪市搭建了投融资平台,玉溪市抚投公司已累计实现货币融资20.94亿元、项目融资29.05亿元,为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提供资金保障,除此之外,还专门聘请了3位院士、7位多学科高层次专家组成了抚仙湖保护专家工作组,从宏观方面对抚仙湖保护治理的思路、理念给予指导,从微观方面对抚仙湖保护治理工程技术提供支撑。

  【建立执法机制 保护抚仙湖】

  玉溪市对抚仙湖面山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并加大水源地综合整治力度,为流域提供充足的清水量,保证清水入湖;建立联动执法机制,严肃查处各类违反《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宣传教育机制,接受社会监督,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抚仙湖;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制定严格的行政问责办法,落实抚仙湖保护责任 。

  近日,玉溪市澄江县组织抚仙湖管理局及环保、住建、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调查组,对抚仙湖沿湖的餐饮、酒店、农家乐及村落污染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存在设施建设违规、环保措施不完善等问题的38家农家乐经营户进行了约谈,其中,对28家钢棚式农家乐下达责令限期拆除违规设施通知,禁止进行餐饮经营活动;对10家环保措施不完善的农家乐下达整改通知。

  目前,澄江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28家违规搭建的农家乐进行了全面拆除,其余10家环保措施不完善的农家乐已落实整改。

  针对《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宣传不到位,辖区内的违规行为监管不力等问题,澄江县监察局对11名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同时,各乡镇纪检监察部门对12名村、组干部进行问责处理。

  【退房还湖 开创治理新模式】

  为建设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彻底截留抚仙湖北岸流域内的污染源,澄江县457户1498名群众集体迁离抚仙湖北岸。这也是一场与生态文明建设及新型城镇化息息相关的大迁移。1498名群众迁离抚仙湖北岸“进城上楼”,意味着他们将从此由农民变市民。

  2014年8月18日上午,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退房还湖工程在澄江县马房村正式启动,标志着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项目建设驶入了强力推进的快车道。同时,处于核心区的1498人的外迁也标志着抚仙湖治理保护翻开了新篇章。

  【投资35.2亿元用于生态治理】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截污治污工程;实施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实施主要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加强流域生态安全管理 。

  据统计,“十二五 ”期间,抚仙湖水污染综合防治总体规划项目达27个,总投资达35.2亿元,是“十一五 ”的18.7倍 。为确保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完工率达100%,玉溪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近15亿元,自筹20余亿元,确保了各个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 。

  在此基础上,玉溪市还积极试点环境保护PPP项目,督促开发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出资先行实施开发项目周边村庄搬迁、景观改造、面山绿化、湿地建设等环保项目,逐步建立多元筹融资机制。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抚仙湖“十二五”规划的项目已全部完工,开工率达100%,完工率达100%,到位资金34.89亿元,资金到位率达98%,完成投资33.4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94.1%。

  经测算,通过生态修复、截污治污、面源污染治理、入湖河道整治等系列工程的实施,“十二五”已完工项目可削减化学需氧量4644.3吨/年、总氮901.8吨/年、总磷190.9吨/年、氨氮170.68吨/年。

  抚仙湖保护取得的成绩

  【云南省九湖“十二五”末考核 抚仙湖成绩优秀】

  日前,云南省政府办公厅通报了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末期考核结果:抚仙湖成绩优秀。

  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抚仙湖获评优秀主要得益于几方面:一是抚仙湖水质保持了综合一类;二是入湖河道水质明显改善;三是抚仙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完工率均达到了100%;四是监督管理方面,玉溪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落实责任,抚仙湖保护取得了较好成绩。

  【抚仙湖获“国考”第一名】

  日前,在京举行全国“水质较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绩效评价审核会议,由财政部、环保部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全国81个水质良好湖泊进行了绩效考评,抚仙湖水质保持一类,获得93.5分,与安徽太平湖并列生态环境保护评价审核第一名。

  多年来,玉溪市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全力推进环湖生态修复、流域截污治污、农业面源防治、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等保护管理工作。2011年财政部、环保部把抚仙湖列为全国8个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之一;2013年通过全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竞争立项,抚仙湖成功进入首批国家重点支持的湖泊行列。“十二五”期间,抚仙湖共争取到中央财政江河湖泊治理和保护专项资金9.7465亿元、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亿元,为保持抚仙湖I类水质的生态目标提供了资金支持。

  【抚仙湖总体水质稳定保持一类水质】

  “十二五”以来,抚仙湖流域累计建成生态湿地1000余亩,搬迁沿湖群众1500人,完成农业产业种植结构调整1.5万亩,实施造林7.7万亩、封山育林4.77万亩、国家公益林管护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每年削减化学需氧量6371.1吨、总氮1146.85吨、总磷207.47吨、氨氮146.13。通过这些保护措施,抚仙湖总体水质稳定保持一类水质。

  (综合玉溪宣传、昆明日报、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