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企改革 云南砥砺前行

26.05.2016  09:18

这是一次助推全省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深刻变革;这是一条不断增强全省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必由之路;这是一场关乎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成败的重大战役……

近年来,面对国有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国际化经营水平不高等短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部署,立足云南实际,发掘云南优势,在不断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出实招,见实效,努力推动国有企业大改革、大重组、大整合、大发展,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在宏观经济下行的逆境中砥砺前行。

高位推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云南以经济发展赶超者的姿态,抢抓深化国企改革重大发展机遇,努力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南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开始就在顶层设计、配套政策上高位推动:

2013年12月27日,省委九届七次全会通过了《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2014年4月17日,云南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启动;2015年11月12日,云南出台了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息息相关的《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

2016年初,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指导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等7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指导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1+N”政策体系,为推动改革提供了顶层导向和政策保障。

全力攻坚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云南深化国企改革大动作频出:

2014年12月,云天化集团与全球磷化工行业顶尖企业以色列化工集团签订合资合作协议。在推进集团旗下云天化股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云天化集团引入以色列化工集团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组建的磷化工研发中心,将有效推动我省丰富的磷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2015年3季度,云南能投集团重组上市公司云南盐化,实现了旗下天然气管道资产借壳上市。2015年11月,昆钢控股引入华润水泥重组设立的云南水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有效优化了昆钢水泥的资产结构,推动省属企业“借船出海”。今年以来,我省推动国有企业大重组、大整合、大融合的一系列大手笔不断推出:4月13日,中国铜业总部落户昆明,结束了云南没有“中字头”央企总部的历史;4月18日,整合了上市公司贵研铂业、科研实体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组建而成的全省贵金属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培育及发展运营主体——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挂牌;4月21日,由云南建工、十四冶和西交集团3家省属国企整合,我省首家改组设立的国有资本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怀揣着冲击我省首家世界500强的宏大梦想,云南建投集团正扬帆起航。

在上述行业之外,我们还启动了煤炭、医药等领域的整合重组,这些工作为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出了很多路径。”省国资委负责人介绍,我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去年一年,就先后两批发布公开招股招商项目,涉及42家企业共18个项目,涉及资产总额和新增投资约1100亿元,目前,已经落实并实施6个合作项目。

成效初显

虽然云南国有企业大都以传统的资源开发为主,但在国企改革方面起步早,措施有力,成效也不错。”国内关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多家财经媒体记者都认为,云南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事实上,我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取得积极成效,改革对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促进作用逐步显现。云锡控股有效压缩管理层级,管控能力明显加强;云南农垦集团实现了政企分开,着力规范治理结构和优化业务结构;云南圣乙投资公司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平台,设立国资专项改革发展资金池。统计显示,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由2010年的460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9644亿元,年均增长16.0%;营业收入由2311亿元增长到4294亿元,年均增长13.2%,一批企业在国内外已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优势。截至今年4月底,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0003亿元,实现收入1109亿元。

省国资委制定的《履行出资人职责事项权责清单(暂行)》,履职事项由67项精简为31项,履职效率大大提升。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进一步完善,去年省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提升到15%,上缴收益中29%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将进一步上调到20%。

记者 李继洪 杨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