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4.01.2015  21:38

      本报讯(特约记者 施新弟) 洱源县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坚定不移做好新常态下的民生工作,让全县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创建美好幸福生活。

      教育卫生均衡发展。城区“242”教育布局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洱源一中高中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投入使用,洱源职中晋升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全县新建校舍4.3平方米。兑付义务教育经费2604万元,发放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212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607万元,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3000名中小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分别达105.9%、99.4%。县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开工建设。洱源成为全省居民健康卡省县同步首发县。基本药物配备、药品流通管理不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血吸虫病防治等工作扎实开展。

      文化广电繁荣进步。九气台真武阁修缮项目全面完工,县城文庙大成殿和马氏祠堂修缮工程春节前可完工。凤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牛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建设项目完成总规编制。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洱源启动并深入开展。农村“小广场大喇叭”省级试点县建设项目扎实推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8156件。发展农村文艺队1100多支。建成5个镇乡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和59个村级篮球场。完成6352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任务,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全面结束,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5%和99.6%。

      其他事业齐头并进。发放各类低保金5353.7万元、高龄补助297.9万元、自然灾害生活救助金1620.9万元。县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102人,集中供养率增长230%。培训农村劳动力2800人,转移就业4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工作深入落实,国家级优质服务县创建进展顺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完成。右所、炼铁食品安全示范镇乡创建扎实推进。抓实防震减灾工作,完成应急避难场所标识标牌设置。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建设稳步实施,国防后备力量、人民防空、县志、邮政、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红十字会、残联等工作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