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抓作风建设促经济跨越发展

24.12.2014  11:44

      本报讯(通讯员 施新弟)洱源县持续用力深化整改,认真兑现承诺,真抓实改,巩固和拓展了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在全县形成作风建设常态化,以作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今年1-11月,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3.95亿元,增长11%。财政总收入完成4.01亿元,增长18.8%,增幅全州第一。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6亿元,增长15.5%,增幅全州第一。

      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活动开展以来,40名县级领导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520多次、随机调研760多天次,解决问题899个。坚持和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主要领导“四个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制度;对事关发展全局、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坚持协商在前,充分听取“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党外人士以及基层群众的意见;加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进行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风险评估;严格推行党政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深化清权、确权、限权各项工作,全面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推进权力公开规范运行。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全县共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中心104个,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43个,取消收费、罚款项目9个。

      回应了群众关切的热难点问题。想方设法为群众多办实事、解决难事,把群众最关心的“3·03”“4·17”地震恢复重建等10件惠民利民实事作为全县整改的重要内容,实行领导挂钩、部门负责和督查督办制度。常态化开展“三清洁”活动,着力解决城乡环境卫生问题,积极探索出“垃圾全清运、污水进湿地、空地全绿化、农家肥下田、占道全清退、农业生态化”的三清洁工作经验,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近700万元,清运垃圾5.4万吨。深入推进“点亮洱源、绿化乡村、洁净家园”三大工程,对县城各主干道和“四河”进行绿化,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乱停放、乱涂贴、乱泼洒”等不文明行为。

      推进了作风建设常态化。持续加大作风转变工作力度,深入抓好省委规定的23项专项整治任务,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加大明察暗访力度,继续深入整治“庸懒散慢玩浮”顽疾。出台了《洱源县关于实行明察暗访常态化的规定》和《洱源县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全县“五级联动平台”收到群众诉求信息698件,办结698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656件,满意率94%。接受群众信访举报93件,办结80件,办结率86%。

      推进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内容,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通过县委常委挂钩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育、加大资金投入、推行“红色信贷”等方式,帮助基层党组织整改提升,全县9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7个摘掉了后进帽子,整改率78%。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力度,每个乡镇每年15万元、行政村3万元、村民小组党支部1000元的党建工作经费全部落实到位;村(社区)干部月报酬增加300元。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清理全县2006年以来出台的涉及“四风”方面的有关制度规定,继续坚持务实管用的制度,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操作性不强、时效性已过的制度坚决废止。综合运用法治思维、改革精神,对制度缺位的,抓紧建立,堵塞漏洞。从科学民主决策、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截至目前,计划废止115项制度的目标已完成;计划修订完善的508项制度已完成468项,完成92%;计划建立的346项制度已完成300项,完成87%。

      保持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实践活动、一手抓经济发展,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科学安排各项工作,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县委确定的2014年39项重点项目和8项重要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