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山区规范农家书屋管理服务水平

22.04.2015  11:37

      □ 通讯员 李源江
      为了加快山区农家书屋的建设步伐,进一步规范书屋管理,全面提高书屋的服务水平,营造广大村民学文化、用科技的良好氛围。在州县文化部门的鼎力资助下,地处洱源县山区的炼铁、乔后、西山镇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明确专人,规范管理, 创新举措,提升服务”为准则,先后建成了山区3个镇乡29家农家书屋,实现了山区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为了让书屋发挥更大效益,服务当地群众,拉动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镇乡、村组干部统一思想,更新观念,通力配合,完善书屋配套设施建设,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注重细节,科学管理,提升服务功能,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党委政府把农家书屋的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发展一同谋划,一同考虑,以提高图书利用率为目标,以方便群众阅读为原则,在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标识牌、统一书柜、统一桌椅、统一配送,由于工作落实到位,目前,洱源县山区书屋藏书达87000多册,桌椅310套,书柜174个,电子音像制品2500碟,内容涉及农业种植养殖、实用科技、医疗、财经、文学、历史、少儿等方方面面,并对图书进行统一编目,分类上架。
      明确专人,规范管理。明确专人负责管理,选用了懂管理、有文化的村委会干部为书屋管理员,配备了30名村干部和29名残疾人为书屋管理员,实行分期分批组织管理员到县图书馆参观学习,以县图书馆为参照,结合山区实际,并出台了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村民在借书的过程中,管理员以“一张笑脸、一杯热茶”相迎接,对借阅图书的村民进行登记,引导村民做到“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损坏赔偿”的管理理念,在书屋显眼位置公布开放时间、管理员电话,尽最大能力方便群众。
      创新举措,提升服务。为了让农家书屋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群众多读书、读好书、读科技书,利用农闲时节组织村民到书屋看书读报,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群众,但又爱好看书者,实行送书上门,针对不同群众读书的爱好和需求,实行轮流交换书籍,并积极动员挂钩单位、社会群体为书屋捐书、赠书,补充书屋血液,增加吸引力,不断满足读者需求。截至目前,春耕备耕生产进入大忙时节,洱源县山区农家书屋作用日益凸显,借阅量每周达2000余人次,为村民适时充电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