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农科院切实发挥科技优势力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

04.03.2019  12:02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情”既是对苍山洱海自然胜境的高度赞誉,也是镌刻在大理人民心中最美丽的乡愁。碧波万顷的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更是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根基。随着洱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洱海水环境问题不断突显,洱海水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贫中营养级、Ⅱ类水质,逐步演化至九十年代中营养化、Ⅱ类水质,继而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初富营养化初期、Ⅲ类水质。洱海保护从早期的湖内保护扩展到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洱海水环境,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大理绿色发展、共享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理州农科院切实增强洱海保护治理的责任担当、历史担当,立足实际主动作为,以洱海保护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为纽带,长期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展农科教联合攻关,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水体污染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典型流域主要农业源污染物入湖负荷及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高原湖泊流域农业源污染防控技术示范、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定位监测等国家科研重点项目,广大科技人员顶在前面、干在难处、全力攻关,为洱海流域农业面源综合污染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初见成效。

探索建立防控技术模式助力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大理州农科院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完成了凤羽河典型小流域农业源污染防控系统建设,集成了养殖源、生活源、种植源污染防控单项技术,建立的洱源县上寺村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示范区,被列为农业部“面源污染攻坚战”四大示范区之一,探索建立的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在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项目结合洱源凤羽河流域和上寺村的实际情况,设计建设了农村户用上下组合三格式处理池、储尿罐、晾粪棚、堆粪屋,实施了农田控氮减磷增施有机肥示范,布局了清水控流、清污分离、固液分离、尾水回用系统,把畜禽养殖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和农田尾水等农村主要污染物的收集、降解、处理和利用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既组装集成了现有单项成熟技术,又有一定的创新,形成了具有高原湖泊特色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模式,为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了典型经验。

构建面源污染防治新模式新机制助推洱海流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

大理州农科院以洱海流域海西片区霞移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仁里邑示范点农业面源污染产排特征,结合农田地形、地貌,以单个汇水面为治理单元,从苍山山麓到洱海入水口相对封闭纵向全程开展源头控制、过程阻隔、末端治理分区防控,布局生物多样性、稻渔共生、以碳控氮、有机替代、化肥减量、绿色防控、休闲观光、生态沟塘、尾水回灌、在线监测十大工程。通过田间沟塘将各单项防控措施串联成一个有机综合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构建集“生态高效”“休闲观光”“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于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与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模式。

大理州农科院初步构建的政、企、研相结合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机制,大幅提升了洱海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的社会认知度,全面推动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进步。据项目试点花语牧场负责人介绍,通过项目建设直接新增稳定就业30人以上,每年带动临时农务用工12000人次以上,带动260户商铺300人以上从事经营服务。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洱海保护、产业脱贫和乡村振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得到提升。

切实推广应用污染防控技术着力打造污染控制示范样板

大理州农科院针对洱海流域养殖业和种植业两大污染源,应用奶牛分散养殖污染减排、农田清洁生产、种养一体化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基于生产、生态、生活功能分区的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分区防治思路,编制了《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方案》《洱海流域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经大理州人民政府批准印发实施。同时,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户联动”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规模化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在海西片区、北三江片区和三营片区等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采用畜禽粪便收集站构建技术和畜禽粪便收集高效运行机制,累计集中收集畜禽粪便量达81.97万吨,应用畜禽粪便避雨堆贮和还田消纳技术,分散利用农业废弃物规模达32.6万吨。

通过农业主管部门、公司和农户对奶牛分散养殖污染减排、农田清洁生产、农业废弃物种养一体化循环利用等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表明,大理州农科院所推广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效果好、方式简洁实用、规模化应用程度高,有效地推动规模化、绿色化、生态化高原湖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模式的运用,为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了示范样板。

探索农业生态发展新思路推进产业技术体系新发展

洱海流域是我州传统的奶牛养殖基地,也是奶牛粪便污染的重点防控区,随着洱海保护治理压力的不断加大,流域内奶牛养殖废弃物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针对洱海流域奶牛分散圈养、出粪期与施肥期错位、粪便无序堆置,氮磷流失,造成洱海富营养化污染问题,大理州农科院与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长期合作,在洱海流域建成畜禽粪便收集站14个,有机肥料加工厂3个和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厂1个,主要付费收集利用洱海流域的部分养殖废弃物、餐厨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各种混合型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生产生物天然气,固态有机肥料、液态有机生物菌肥,基本形成:户集、村收、公司清运的“户站厂”相互联接的畜禽粪便集中收集处理利用模式,既有效解决了特色乳畜业发展对洱海治理工作的压力,又可变废为宝,使养殖户、种植户增加效益。同时,不断延伸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推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步伐,开发运行天然气加气站、天然气出租车,建设有机种植基地、健康养殖基地,形成了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多产并举的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化开发利用模式。既有效解决了废弃物环境污染的风险,又解决了近400人的劳动就业问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除了和企业开展合作,大理州农科院还在大理市开展稻鱼、稻蟹、稻鸭、稻鸡、稻虾5种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研究,并实施“稻-鱼-鸭”立体种养示范1000多亩。通过稻田串联禽类动物(鸡、鸭、鹅)和水生动物(鱼、蟹、虾),构建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技术体系,充分发挥了稻田季节性湿地的作用,改善稻田水质,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提升了稻田生态缓冲能力,形成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生态循环模式。在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产出稻田鸭、稻田鱼和生态米等绿色农产品,经济效益显著,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经过不懈努力,大理州农科院承担完成的“全国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典型高原湖泊(洱海)农田面源污染生态防控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种上下组合三格式处理池”等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创建了在洱海流域可推广可复制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参与编制的洱海西北部入湖口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七个项目已列入中央计划投资,共获投资1.92亿元,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已初见成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大理州农科院将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在实施好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力争完成“一控两减三基本”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目标,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先行示范区,切实增强我州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理州农科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