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紧盯目标提升水质 洱源县洱海流域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

31.05.2015  01:01

 

本报讯(通讯员 张吉华 杨泉伟) 今年以来,洱源县紧紧围绕着力提升入洱海河流水质这一总目标,严格落实大理州《洱海流域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洱海流域环境保护治理,强化“六抓”,确保洱海流域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

突出抓河道治理。进一步细化分解责任,强化县级挂钩领导责任,制定25条入湖河流整治方案,细化到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村庄、每一条沟渠;明确要求挂钩部门深入挂钩村组,积极帮助、指导开展相关工作,主动帮助筹措资金,积极参与河道整治。宣传发动流域乡镇和各村组干部群众积极主动抓工作,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在洱海保护中的主人翁意识。全面打捞河道垃圾漂浮物,认真清理沿岸粪堆,清运河道垃圾,疏挖拥堵河段,做到流域25条入湖河流及两侧50米范围内无垃圾、无粪堆、无厕所、无拥堵,河道沟渠水体清澈、河岸沟边环境清洁、河内水流畅通无阻。扎实开展河道排查工作,对流域范围内25条主要入洱海河道排查出排污口867处、已封堵310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排查、封堵力度,确保雨季前实现全部封堵,切实减少河道沿岸污染物排放总量。扎实开展雨季前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快西湖水污染综合防治及截污管网工程建设进度,在南登村试验示范建设30口污水收集土法灌装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实现西湖6村7岛污水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全面启动20条多塘系统沟渠综合整治,加快邓川、右所“两江一河”生态隔离网建设,完成罗时江3座自动捞渣拦污闸建设。

突出抓垃圾收集清运。进一步完善“政府补助、农户缴费、袋装收集、定时清运”的农村垃圾清运模式,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认真测算垃圾清运总量和垃圾清运经费,提高垃圾缴费标准,建立垃圾清运台账,确保垃圾清运工作高效运行。进一步发挥垃圾清运处理设施作用,加快牛街上站等4座垃圾中转站建设,确保6月底全县6座垃圾中转站全面正常运行;充分发挥30座垃圾焚烧炉的作用,切实减少垃圾总量。

突出抓污水收集处理。进一步加快污水收集处理工程设施建设,加快2014年度实施的18个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扫尾,启动2015年度村落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设。加强对已建成的县城污水处理厂、5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和17个村落污水处理收集系统运行状况、处理效果的监管和巡查,严格按照“日台账、周报告、旬核查、月通报、年考核”的要求,确保正常运行、作用发挥。强化水资源的合理调度,要求环保、水利、农业等部门建立水资源联合调度机制,确保境内河流充分进入已建成湿地、原有水库等天然湿地系统,切实减轻水体污染。

突出抓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依托顺丰有机肥厂生产线的建成,制定完善收集补助措施和标准、考核管理办法;同时,督促企业建立完善收集台账,配齐收集车辆,鼓励企业加大畜禽粪便收集力度。加强10座太阳能中温沼气站的运行维护,加快右所、凤羽畜禽粪便收集站点建设,增加畜禽粪便收集网点。要求流域6乡镇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发动群众将畜禽粪便积极自觉交到收集站收集处理,切实减少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

突出抓“泡田水”漫灌处置。要求县农业、水务等主管部门和流域6乡镇在大春栽插期间,必须深入田间地头,引导发动群众改变传统的生产耕作方式,科学调控农业灌溉用水,建立完善水源管理工作制度,乡镇一把手带队深入村组、河道、田间进行排查,全面掌握辖区水系、水质和水体情况。同时,在流域范围内的主要农灌沟要安排水管员或专人进行值守,加强巡查,严格管理,宣传引导群众转变耕作方式,杜绝“泡田水”直接排入河道。

突出抓环境保护执法。充分发挥环保执法治安大队和6乡镇执法中队的作用,提高巡查检查频次,开展综合专项执法检查,对破坏环境、侵占河道、乱倒垃圾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严厉打击并进行重处、重惩、重罚,特别是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乱排污水、乱倒垃圾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形成有力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