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有路才会有产业“双薪”农民多
一大早,位于泸西县金马镇的盛赢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里开始繁忙起来,1700多亩香葱到了收割季,100亩鲜花芳香四溢,50亩草莓惹人垂涎。
“没有路,或是路不好,我是不会来这里投资的。”公司总经理周永祥说,有了路,公司的蔬菜、花卉才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市场;有了路,草莓园才能吸引城里的人,成为观光农业。也正是如今覆盖了周边爵册、新坝村的“四好农村路”,见证了来基地里打工的农民从走路来到骑三轮车、摩托车来,再到开着小轿车来的变化。
“当地的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和在基地打工,一年收入几万块没得问题。”周永祥感慨,“有路才能有产业,有产业老百姓才能真正富。”
像周永祥一样为泸西的农村公路网建设“点赞”的龙头企业还有很多,最直接表现就是入驻泸西,推动全县“果、菜、药、花、畜”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群众土地流转,一大批“双薪”农民应运而生。
多年来,泸西县坚持“上级资金补、县级财政配、部门项目合、社会各界投、技术管理控”的办法,建好农村路。现在,泸西实现了乡村通畅率、工程合格率、公路列养率、硬化道路绿化率、客运站覆盖率、客运招呼站覆盖率、乡村客车覆盖率、乡镇通邮率8个100%,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214公里,形成了“县乡相联、村组相通、区域一体、四面环合”的农村公路网络,构筑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坦途。
这些成果的取得,新坝村委会主任芶云生要为自己村的村民“点赞”。
曾经的新坝,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占沟占道问题十分突出,好好的农村公路一进村就变成了一辆车都难通过的“单行道”。这两年来,村里在对全村1047处占沟占道情况和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的基础上,以农户住房或地块为基础,将相应道路和沟渠三包责任进行细化,逐户明确责任区域,并将“田园三包”纳入村规民约,实现了管理责任精细化、管理区域全覆盖。
如今,随时来到新坝,路面无垃圾、沟渠水畅通、路旁苗木绿油油。路边拆除的占道的台阶、房舍的痕迹还有留存,却已经成为泸西的村民管好、护好农村路的明证。
马体佼每天就开着自己的小面包车跑在泸西美丽的农村路上,在白水镇客运站与向阳乡阿盈里村委会之间的30公里上来回。每天早晨8点左右出门,晚上6点多回家,在两端是人满就走,一般等待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中间路上遇见招呼站就停车。小车按照白水客运站的要求进行了统一的外观喷漆,所以路上一眼就能看到还有20多辆车在和他一样跑着。
“因为坐得人多,能赚一些。”马体佼很满意这份工作,也因为这份工作成为乘客们“点赞”的对象。
如今泸西县的各个角落,都能通过“四好农村路”把产品与市场紧密结合。“原来南盘江边的火龙果、小黄姜运到县上得人背马驮,现在有了公路3小时我们就能完成从基地到市场的对接,也因此可以通过线上销售卖到更远。”全民电子商务公司的运营负责人戴庆勇话里也是满满的“赞”。
本报记者 岳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