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预算法》是怎样影响你的钱袋子的

21.07.2016  08:42

云南网讯(记者 范春艳)有钱就要任性?你也许可以,但是国家预算可千万不行。医疗、教育、交通、住房、环境……样样都指望着国家的“钱袋子”。钱到底咋花,看的就是预算。

本期以案释法邀请到了云南省财政厅条法处处长李春林和预算局支出管理处处长付申才,来为你共同解读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看看它是怎么管住国家“钱袋子”的。

四次审议 10年磨出新“经济宪法

预算法》是管理和规范预算活动的一部重要的法律,规定了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以及决算的编制和审批等相关方面的内容。

李春林说:“在专业人员和法律工作者中,有把《预算法》叫‘经济宪法’的说法。”这个叫法一方面是说明财政预算活动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经济活动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也说明《预算法》对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权责的强大约束力。

我国的第一部《预算法》于1994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实施。2004年,考虑到经济社会情况的发展,《预算法》开始修订。修订工作历经了三届人大,四次审议,11个年头。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预算法,并决定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李春林介绍说,新《预算法》对政府的预算行为做了更加严格的细化和规范,主要表现在对政府全口径预算、政府债务管理、转移支付,以及预算信息公开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在预决算编制、审查和批准、执行和调整、监督和法律责任方面也进行了诸多完善。

九大亮点 分分钟读懂新《预算法

细致说来,专业人士总结了新《预算法》的9大亮点。把握住它们,也足以让你在朋友圈炫酷一把了。

◎亮点一:政府全部收支纳入预算 完善全口径预决算体系

新《预算法》中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也就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这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实际就是把政府的活动纳入了监督范围。

◎亮点二:改进预算控制方式 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查的重点是收支平衡,同时要求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建立跨年度平衡机制后,收入作为一个预期目标,如果当年收支不能平衡了,下年度再来弥补,保持了财政运行的连续性、有效性。

◎亮点三:透明预算首次入法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新《预算法》将预决算公开首次写入法律,从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和公开主体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这些信息,老百姓就会了解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保证了知情权和监督权。

◎亮点四: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严控债务风险

多年来,地方政府出于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融资,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存在一定风险。新《预算法》从举债主体、举债用途、举债规模、举债方式和控制风险五个方面,对地方政府举借债务作出了限制性的规定。

◎亮点五: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预算法》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规范,明确了种类、原则和目标、转移支付结构、管理制度等。这样做有利于保证财政资金对民生项目的支持。

◎亮点六:勤俭节约入法 硬化预算支出约束

新《预算法》规定了“勤俭节约”的原则,并在预算编制环节、预算执行环节、监督环节都做了相应规定;明确了预算调整的情形和调整程序。

◎亮点七:较系统地细化审查重点 完善预算审查监督制度

新《预算法》在预决算草案细化、预决算批复、预决 算及预算调整草案初步审查、预决算审查重点、预算执行监督等诸多方面加以进一步完善。明确了人大、政府、财政部门预算监督职能的同时,进一步细化了监督的内容,突出了监督的重点。

◎亮点八:预算绩效首次入法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新《预算法》首次提出预算绩效的概念,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我国公共财政预算收支中的绩效管理要求,史无前例,并将绩效的思维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以及预算审查的各个环节之中。

◎亮点九: 严肃财经纪律 强化违法违纪责任追究

新《预算法》中,对违法违纪情形进行了重新梳理,将法律责任增加到5条25款,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

新《预算法》施行一年 在云南有9个突破

付申才说:“很多人都觉得预算离自己很远,实际上预算就像咱们老百姓自家的账本一样,比如说我们大家日常出行所必须的公路、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到我们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农业生产、人畜饮水等等。” 那么,这部关乎国家大账本的法律在云南执行得怎么样了?

付申才说,这一年多以来,《预算法》的实施在云南至少得到了9个方面的突破。

◎第一是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进一步提高

政府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构建了四本账: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第二是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

健全了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将省级所有的财政资金都全部纳入项目库来管理。

◎第三是预算平衡机制进一步完善。

预算管理由年度平衡扩展到了周期性的平衡,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第四是财政统筹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清理规范挂钩的支出事项,对重点支出根据改革的需要和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来统筹安排,优先保障。

◎第五是预算支出的进度进一步加快。

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加快预算执行的进度,从严控制预算调整的事项,扎住了追加预算的口子。

◎第六是预算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将财政的资金全部向社会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的预决算,还有“三公”经费预决算进一步细化公开。

◎第七是资金使用的效益进一步提高。

对财政资金实行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资金的使用绩效进一步得到提升。

◎第八是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盘活。

制定出台了财政盘活存量资金的有关制度、办法,建立了财政存量资金的收回和定期的报告机制。

◎第九是政府的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全面实施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债务的规模。

李春林最后总结说,要管好国家的“钱袋子”,推进《预算法》的实施,需要全民参与和监督,在依法纳税、依法缴费实现财政收入的同时,又通过预算公开来监督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