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将32件春秋时期金饰片无偿归还中国

21.07.2015  12:34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昨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就法国文物归还事宜召开新闻发布会,详解了这一批国宝的追索和返还之路。为纪念流失文物回归,“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将于7月20日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以此欢迎国宝回家。

    金饰品上世纪90年代被走私出境

    法国归还的32件金饰片文物出自秦国早期墓葬遗址,为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文物,距今已有2800余年。

    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遭到大规模盗掘,大批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就包括这批金饰片。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10年前,国家文物局组织了5个部门对大堡子山进行发掘,并启动了海外流失文物的调查,对文物流失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份甘肃礼县大堡子山文物流失的报告。

    而金饰片于上世纪90年代初被非法盗掘、走私出境后,由法国相关人士购买并捐给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和相关考古学家一直关注着这些金饰片的下落。

     外交努力促文物无偿归还

    宋新潮表示,多年来中国与法国进行了多次积极沟通协商,从而最终促使文物回归。

    宋新潮回忆,国家文物局最开始向法国文物和文化部门致函,法国反应积极。于是在2010年,国家文物局向法国政府提出促成文物返还。对此,法国政府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及至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国家文物局再次明确向法国方面提出希望促成文物回归。至此法国和中国组成了联合专家组,于去年7月到甘肃大堡子山搜集证据和调研,做了金属成分相关分析后确定,收藏在法国吉美博物馆的金器确是从大堡子山流失出去的。

    但确定之后,归还又成为大问题。根据法国相关规定,国有财产是不可转让的。最终,法国政府做出决定,将收藏吉美的金饰品退还给捐赠人,由捐赠人将4件金饰片通过中国驻法大使馆无偿归还给中国。与此同时,法国收藏家克里斯蒂安也将另外28件金饰品直接送到国家文物局。

    此外,宋新潮还透露,调查报告显示流失的81件文物中部分确定在英国、比利时、日本和美国等地由私人博物馆或者个人持有,国家文物局还会通过系列文物追索行为,争取取得新成果。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