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食药监局“五破”“五立”法优势整合资源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29.04.2015  13:0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食药监局“五破”“五立”法优势整合资源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昆明市五华区食药监管局积极转变思维,通过“五破”“五立”法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稳步发展。

一是“”行政执法乱象陋习,“”行政处罚案件合议制度。针对以前出现过的不按程序执法(1人执法、不出示证件执法、协管人员执法、超期限执法等)、执法交通工具少消极等待执法等现象,通过制定《昆明市五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合议制度》,确保执法人员执法过程情况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依据正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积极与政府协调经费5.6万元,购买16辆执法电动车,解决执法人员交通难题。2015年1季度,共办理行政案件84件,罚没29.16万元,无复议、投诉。

二是“”行政许可程序繁杂,“”行政许可权力下放制度。针对以前办理食品药品行政许可,相对人提交资料存在往返成本过高,导致审批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五华区食药监局在辖区10个街道办事处政务服务中心增设窗口,相对人在街道办事处即可完成申请、领件等全套许可程序,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真正做到快捷、高效、低成本服务于民。一季度,共办理行政许可566件,无一起投诉、举报,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多。

三是“”食品环节疲于应付,“”食品监管主动出击制度。目前,辖区内共有食品经营户9000余家,另有无证经营户1000余家,但监管人员与任务不匹配,人均监管对象达200余家,疲于应付,被动性大。自推行食品生产企业等级管理后,食品流通企业建立安全示范店,餐饮食品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对等级高的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示范店、餐饮A级企业每年不定期检查不少于2次,对其他企业和食品店加大检查监管力度,从而合理调整执法资源和执法成本,变被动为主动,变疲于应付主动出击。

四是“”药品监管无从下手,“”药品电子监管建设制度。以往药品监管只能依据上级文件和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情况进行专项整治,以“眼看脚走”对辖区130余家医疗机构和药店进行查台账、翻记录、看票据等现场检查为主,监管过程劳民伤财,效果不佳。在全区推广云南省药品电子监管平台,借助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进行监督检查后,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监督管理进一步科学化,优化了执法资源的配置。

五是“”保健食品难辨真假,“”备案监管清晰可查制度。以往保健食品乱而杂,无标准可依,无规范可循,难辨真假,难于监管。自开展备案制度以来,至今共备案103家,按照厂家、厂址、营养成份、检验报告、生产日期、保质日期等进行标准规范,消费者如果对产品有疑问,可查备案信息,做到一目了然,对无备案的保健食品一律进行查处和取缔,有力净化了保健食品市场。

来源: 昆明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