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入户惠民生

22.10.2015  15:21

在中国农村,人们以燃烧薪柴、秸秆等获取能源的做法已延续千年,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以致农村能源技术几乎成为农村各项生产生活技术中发展最为缓慢的一项。然而近年来,农村沼气建设的显著成果使我国农村能源技术和使用模式的发展迈入新篇章,在此大趋势下,我市农村沼气建设的成就亦尤为突出。

沼气系统的建造包括"一池三改":"一池"即沼气池;"三改",即改厨、改厕、改圈。该系统将厨房、厕所、猪(禽)圈(舍)与沼气池相联系,产出的沼气成为农户的生活用能,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而进入农田,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循环,没有多余的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中,是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一个典范,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一是经济效益。弥勒市2015年建农村沼气200口,年节约薪柴500吨,以500元/吨计,折币10万元;产沼肥600吨,折合碳铵52吨,以104元/口计,折币5.4万元;年节省农村劳动力10000个,以50元/个计,折币50万元。通过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实现年创直接经济效益65.4万元。此外,经过沼气发酵的沼渣、沼液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优质有机肥料,对改良土地、提高农作物产量、优化农产品品质具有明显作用。沼液还可杀死螨类、蚜虫类害虫,从而减少农药的支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有效实现了全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二是生态效益。推广农村沼气200口,农村改灶200户,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200台,年节约薪柴1100吨,相当于每年保住858亩薪炭林,切实有效地保护了森林植被,调节了气候,减少了水土流失,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沼气燃烧后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对空气不造成污染。沼气池能产生高效农家肥(敞口粪坑的粪便只可保存氮素68%,而经过沼气池发酵的畜禽粪便,可保存氮素98.8%),经过沼气池发酵。桔杆(直接燃烧还田,养份所剩不多)基本上保持原养分的有机质,使之回归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再生循环利用,为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业产品提供优质肥源,使畜粪污染达到"零排放"标准,沼肥的施用还降低了化肥、农药用量,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土地产出效率,促进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是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沼气系统建成后,农民用清洁的沼气代替了低效、污染较大的秸秆、薪柴和煤炭,用不锈钢沼气灶具、炊具代替了传统的柴灶、煤炉,能源使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过去煮一顿饭要花一个半小时,现在用气饭煲和沼气灶煮饭半个小时之内便可完成, 煮饭炒菜方便、快捷、干净。沼气除了炊事用能之外, 还可提供一个80瓦左右的沼气灯, 用于照明。

四是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沼气池中的厌氧过程可有效杀灭人畜粪便中的伤寒和副伤寒菌、痢疾杆菌、血吸虫卵和蛔虫卵,有效阻断血吸虫病、猪链球病等疫病的传播途径。

五是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把满是烟尘的旧厨房改造成贴着瓷砖和安装着沼气灶具的新型厨房,把臭气熏天的敞口粪坑改造成新型冲水式式所,把蚊蝇成群的猪圈、禽舍改造成洁净的圈舍,把鸡鸭庭院敞放改成归栏养殖, 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旧貌,大幅度改善了农家环境卫生,实现了庭院美化、厨房亮化、圈厕净化,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民的卫生习惯。

沼气项目的建设既为并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农村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农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条件的改善。通过发挥沼气池的纽带作用,形成种植-养殖-沼气池-发展农村经济-节约能源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信息来源(单位名称):弥勒市农村能源节能站 | 作者:钟明兵 郗丽萍 | 栏目编辑:胡华清 | 栏目审核: 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