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县生态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31.10.2014  16:08

近年来,临沧市沧源县立足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独具魅力的佤族文化,聚焦"世界佤乡·秘境沧源"的旅游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品牌,每年的春节、"五一"、"十一"长假使沧源成为国内外游客旅游度假的目的地。生态文化旅游业收入逐年增长,2013年接待游客93.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4.86亿元。2014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分别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和11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32.91万元和2937.54万元。

沧源县位于祖国滇西南的中缅边疆,地处澜沧江、怒江水系的重要源头,降雨充沛,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动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中国特色竹乡"等美誉。这里是中国佤族最大的聚集地,佤族人口15.8万人,占中国佤族人口的1/3,保留着最原始、最淳朴、最完整的佤族传统文化,素有佤族歌舞之乡、世界佤族文化荟萃之地的美誉。近年来,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佤族文化,沧源县成为生态旅游的热点。

沧源县的美丽生态,不仅得益于村民们对生态的呵护,更得益于当地政府对生态的大力建设。围绕建设特色林业示范县的目标,沧源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念好"山"字经、做强"林"文章,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并重,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工程,因地发展特色林产业,截至目前,完成公益林保护101.5万亩,退耕还林6.5亩,种植竹子100万亩、核桃51万亩、橡胶14万亩、茶叶12万亩、速生丰产林50万亩。2013年全县有林地面积276.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5%,森林覆盖率达72.32%,活立木总蓄积量1254.8万立方米,实现林业产值17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3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同步推进。先后被授予"中国特色竹乡""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荣誉。

围绕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决定,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的同时,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建设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的重要载体,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以县城、乡镇所在地为重点,全面开展"森林沧源"建设,实行山、水、河、路、田、城镇、村庄综合治理,采取"乔、灌、草相结合,藤、花、树相交替"的建设模式,"见缝插绿、拆墙透绿、配套添绿"等方式拓展绿化空间,努力构建一个"县城森林化、乡镇全绿化、村庄林果化、道路林荫化"绿色生态格局,去年以来,每年全县城乡完成植树44万多株。目前,已创建成"森林社区"100个,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0%,建成"森林村庄"11个,乡镇政府驻地绿化覆盖率达37%,行政村驻地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完成景观大道示范带建设1条,省道绿化率达  100%,县乡村道路绿化率为97%以上。

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良好的空气质量。县域内负氧离子含量2500-12000个/立方厘米,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清新"标准的12倍和2.5倍,在深圳第四届全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沧源被列为"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第7位。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沧源形成了天然的温室和"大氧吧",加之独具魅力的佤族文化,使沧源成为世界各地游客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目的地。

在发展旅游产业上,当地党委、政府不仅重视生态建设和保护,而且非常注重佤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新编了佤族文字,使佤族有了自己的文字。注重抓好民族教育,培养出上千名佤族文化人才队伍,组织编撰发行一批佤族民俗文化书籍,整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多项,其中列入省级18项、国家级2项。建成了文化馆、图书馆等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开发了翁丁、崖画、天坑、溶洞、南滚河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自2004年成功打造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以来,每年的狂欢节成为沧源旅游产品的知名品牌,在五届中国节庆会展上被授予"中国十大节庆活动"荣誉。文化效应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

目前,国际旅游协会授予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国际少数民族与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边境县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与营销5个旅游证书,这必将有助于沧源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对发展以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的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临沧市林业局    陈德荣    沧源县林业局    肖江)

信息来源:周雯 | 责任编辑: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