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县加快推进“三万”工程建设

23.08.2015  20:45

近年来,沧源自治县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实现人民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实施万元山、万元田、万元人“三万”工程建设为载体,加快实施“森林沧源”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建设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构建村美、民富、人欢乐的美丽家园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该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结合林业资源丰富、优势在山、资源在林实际,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气候差异化、品种错位化、地域特色化、四季景观化发展原则,坚持以“乔、灌、草相结合,藤、花、树相交替”的模式,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为载体,结合东、中、西部地理区位优势,组织发动干部群众在宜林荒山、房前屋后、村寨周边、河流两岸、村庄道路和公路沿线等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进一步拓展绿化空间,不断提升全县林业发展水平。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家园建设为抓手,把“森林沧源”建设与农民致富相结合,与开发生态旅游相结合,引导农民选择蔬菜、山药、魔芋等生长周期短的作物与核桃、橡胶、坚果、咖啡等生长周期长的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大力推广和发展“核桃+魔芋”、“澳洲坚果+咖啡”等林下经济,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立体相长、错位发展,切实保障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消费需求,有效推进“森林沧源”建设。

立足县情实际,先后制定出台系列实施意见,实施科技增粮措施,不断加快推进全县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立足市场消费、旅游服务、农村发展实际,把农业发展、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为载体,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家园建设为抓手,打造舌尖上的生态园区、观光上的绿色景区。以“科技增粮行动”为主线,深入田间地头引导群众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套种技术推广、水改旱栽培、地膜覆盖等科技增粮措施,努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高端推进勐卡精品果蔬庄园、勐来大闸蟹生态水产养殖庄园等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并大力发展葫芦、南瓜、冬瓜、黄瓜、佛手瓜、冬桃、蓝莓、提子、茉莉花等特色瓜果、生物药业、食用花卉种植,打造勐董、勐角、勐来坝区油菜种植观光农业景区,促进旅游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以实施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为载体,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开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探索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股份合作、农业庄园”等多种规模经营发展模式,确保高原特色农业生态化、庄园化、可持续协调发展和“三万”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把农业科技培训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广实用技术、夯实产业基础的有效方式抓实抓好,积极探索和建立“上挂、下派、外培、内转”的综合培养人才队伍机制,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采取“乡(镇)政府牵头推进、部门指导服务跟进、政策扶持到位促进、招商引资落地保进、金融支持保障稳进、大户率先种植带进、样板成功示范包进”的方式,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三万”工程建设。按照群众缺什么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学什么的要求,以室内授课、现场培训和跟踪服务相结合,全面推广实用技术,提升农民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能力和水平。以实施“森林沧源”建设、“洁净沧源”行动计划、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程为载体,在加强旅游设施配套、水电路设施配套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糯良乡光荣新村美丽家园建设、勐角民族乡勐卡傣族风情村建设、勐角民族乡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村建设、单甲乡嘎多旅游村建设,为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奠定基础。以实施“土风计划”翁丁云南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工作为载体,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佤族民族特色文化,以更加丰富的活动内涵吸引人、留住人。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依托农家客栈、农家乐,拓宽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游客体验感受佤族民族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丰富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内涵提供保障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