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千年圆梦 步入美好生活

16.06.2020  20:32

   原标题:千年圆梦 步入美好生活中共沧源族自治县委 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沧源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又是一跃千年的民族直过区、革命老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针对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起步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县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乘势而上、比学赶超,继续向着全面建成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目标进发,全面推进新时代世界佤乡建设,带领群众千年圆梦,步入美好生活。

  做实绿水青山文章。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沧源跨越发展的长远大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生态红线,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化、差异化发展,守护好沧源这片蓝天、碧水、净土。按照“长短结合、多元发展”要求,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发展适合本地发展的优势产业,引进大户将烤烟、辣椒、蔬菜等优势产业纳入产业链发展。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完成造林5.01万亩,义务植树83.25万株,治理水土流失20.1平方公里。全面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4%左右。

  巩固民族团结成果。紧扣“佤山儿女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感恩党的光辉,把佤山厚重的民族团结精神转化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不竭动力,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富集优势,以“世界佤乡”为品牌,以建成“世界佤文化中心”为目标,以民族节庆为平台,着力搭建促进各民族沟通交流的友谊桥梁。切实加大民族文化传承和开发力度,成立113支学校、乡村文艺宣传队,继承弘扬佤族木鼓舞、甩发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佤文化精品《族印·司岗里》实现常态化商演,一批文化精品荣获国家、省、市大奖,民族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产业。举办佤文化培训班,建设佤族文化、拉祜族文化传习所,县广播电视节目开设佤语新闻和“跟我学佤语”等专栏传播佤文化,营造各族干部群众共学佤文化、共推佤文化的良好氛围。

  扩大沿边开放水平。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加快推动永和口岸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推动金融结算一体化、贸易物流一体化、生产服务一体化,实现境外生产、境内结算。努力争取以民族区域一体化发展谋划“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推动建设“一口岸多通道”模式,打通关节、疏通堵点,促进边境口岸物畅其流,扩大口岸功能的辐射面和影响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水利、道路、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援建力度。深化双边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疫情防控、农业发展、城市建设、替代种植、涉外消费维权等方面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规模,用好境内境外“两个资源”,做活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促进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写好中国梦的沧源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佤乡沧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沧源走出一条沿边开放发展路子

  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的沿边开放发展路子。

  该县按照“内外联动、岸城一体、三产融合、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创建辐射东南亚沿边国际旅游和内陆保税港的国家级开放平台为定位,以建设虚拟港口、物联网智慧口岸为核心,突出金融结算中心、企业科研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四个功能中心”,打造集国际化、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第五代陆路港口服务中心。对内推进以企业科创中心、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佤缅步行街、水云间口岸商业综合体“四个建筑”为主,配套国门广场、水云广场、中央广场、新佤广场、阅麓山公园、佤缅夜市等6个公共开放空间为一体的永和口岸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建设,中心挂牌临沧边合区永和园区,引进境外企业入园注册管理,探索生产“在外”、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内”的发展模式,实现境外生产、境内结算,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对外强化双边沟通协作,帮助境外园区协调解决电力、通信和通关服务等要素保障问题,提供环保、安全生产等指导服务。同时,通过规划环城西路,把沧源城市新区、司岗里水景公园、境内境外联动发展建设项目串联为一体,形成“岸城一体化”发展格局。

  目前,已完成整个园区规划设计工作,园区规划用地面积约1944.15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同时,境外园区第一批已登记注册12户企业,并已完成境内注册,已建成投产缅甸兴发染料化工、邦龙工业园第一造纸厂、公明山良品化工、公明山赞恩化工4户境外企业。缅甸佤邦利邦化工有限公司、缅甸佤邦紫辰化工有限公司等8户境外企业正在加紧建设。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2019年沧源外贸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增速居边三县第一。

   山青水绿生态美

  ——沧源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良好发展态势,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53%。沧源先后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特色竹乡”“中国最美丽县”“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示范县”“云南美丽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美誉称号。

  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该县立足气候条件和独特的资源禀赋,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工作,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将绿色生态资源向致富资本转化,切实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竞争力。截至2019年,全县共发展30万亩核桃、15.3万亩橡胶、5.5万亩坚果、12万亩甘蔗、11.5万亩茶叶。同时,按照“长短结合、多元发展、尽锐出战、遍地开花”的思路推进沃柑、辣椒等新兴产业发展,累计建成农林产业基地213.98万亩。

  下步,该县将继续围绕“生态美、发展美、风气美”,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鲜明底色,努力建设生态更加优良、城市更加宜居、生活更加幸福的新沧源。

   沧源谱写民族团结跟党走的绚丽新篇

  “芭蕉为什么长得好,是因为它只有一条心。我们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是因为我们各民族团结一条心。”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谱写了民族团结跟党走的绚丽发展新篇。

  该县紧紧围绕“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要求,紧扣“佤山儿女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全面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农村、进军(警)营、进口岸、进家庭”等活动,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边疆各族群众的广泛共识,呈现出不分民族同跳“团结舞”、同唱“加林赛”的和谐局面。2019年末,全县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4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外贸进出口总额9.81亿元,增长36.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55元,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1元,增长10%。沧源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有22个单位和 77名个人分别被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