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党的光辉  建设精美漾濞

29.10.2015  10:07

中共漾濞彝族自治县委  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1985年6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漾濞县,设立漾濞彝族自治县。经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此后每年11月1日为自治县成立纪念日。自治县成立30年来,全县各族人民沐浴党的民族政策光辉,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勾画了美好蓝图。
成就篇

      青山碧水核桃乡 各族同步奔小康
      漾濞山清水秀,人民勤劳。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因素制约,30年前,人们看山难、看水愁,生活温饱不足。30年的民族区域自治,风雨兼程,砥砺前行。30年后,当人们再回首,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不同的是,如今的漾濞,山流光,水溢彩,处处核桃飘香,人民生活总体进入小康。这一变化,每一个漾濞人和在这块土地上曾经洒下过汗水的建设者们,无不感同身受。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17.43亿元,是1985年2667万元的65.3倍;财政总收入1.28亿元,是1985年325万元的39.3倍;一般预算支出9.38亿元,是1985年793万元的118.3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23.50亿元,是1985年1465万元的160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亿元,是1985年1812万元的29.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7亿元,是1985年345万元的286.1倍。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良好局面。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基础不断夯实。自治县成立后,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放松粮食生产,以木材收入为基础,以荒山绿化、植树造林为契机,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鼓励和支持社员个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手工业、服务业等多种经营,兴起了农民办家庭工厂和县乡村三级大办集体林果场的热潮,全县核桃、玉香梨、苹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1993年开始,在巩固传统畜牧业、林果业的基础上,培植起了烤烟产业。1999年开始,先后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在有效管护森林和退耕还林的基础上,投入大量扶持资金推广沼气池、节柴改灶和太阳能利用技术,从而在短期内实现了以采伐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2002年开始,在历届县委县政府一以贯之地抓好核桃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首届漾濞核桃文化节为标志,加大了核桃产业发展的宣传、发动和扶持力度,核桃成为了漾濞绝大部分山区农民生活的基础、致富的依靠。同时,加大对优质水稻、水果、蔬菜、药材等高原特色农业的培植力度,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优化。2005年开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县广大农村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面貌焕然一新。30年间,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10多亿元,以扶贫、以工代赈、温饱工程、农业二次创业、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形式,实施“坝区园田化”“山区坡改梯”“中低产田地改造”“安全饮水”“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修复、改造农灌沟、饮用水渠和水塘,坝区兴建电灌站,山区兴建小水窖、小水池,“十五”期间建成了小春箐水库,精心治理水土流失,大力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014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81万亩,是1985年的12倍,其中烤烟种植面积2万亩;农业总产值9.28亿元,是1985年2392万元的39倍;粮食总产量6.65万吨,是1985年1.96万吨的3.4倍;核桃种植面积107万亩,是1985年的6倍;核桃产量4.15万吨,是1985年的17倍;大牲畜年末存栏94682头,是1985年的2倍。
      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自治县成立后,在原有农机具制造、木材销售、酿酒等基础上,累计引进县外投资数十亿元,建成小水电站30余座和核桃乳厂、跃进化工厂、大理大钢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沿漾濞江-顺濞河工业走廊初具规模。与此同时,生态旅游产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不断发展起来,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构成由1985年的66∶9∶25调整为2014年的30∶39∶31。30年间,第一产业下降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6个百分点,打破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一产为基础、二产为主导、三产为动力的新格局。201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6.47亿元,是1985年825万元的200倍,来自工业经济的财政收入占到全县财政总收入的60%左右;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1.92%,成为县域经济百花园中一枝绚丽的奇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面貌日新月异。交通方面:自治县成立后,全县兴起“以工代赈”修建公路热潮,先后修建了脉双公路、普莽村至龙潭至鸡街公路、顺濞河瓦厂大桥至瓦厂公路,开通了北部、南部山区与县城的公路连接,到1988年全县11个乡镇全部通公路;1993年又修通了龙潭至瓦厂扎草地公路,打通了南部三乡的交通连接;到2000年全县实现村村通公路;2002年,完成了平漾二级公路改造;此后,对农村公路实施技术改造,不断增加县乡公路、乡村公路弹石路面、柏油路面里程数量,改善乡村道路通行条件,全面启动乡镇客运站建设,有效缓解交通瓶颈制约,拉近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2014年,全县99%的村民小组和87%的农户通公路。电力方面:自治县成立前,全县一半以上生产队不通照明电,大部分山区群众照明用火把、煤油灯,煮饭烧水用柴火,碾米磨面用人力。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县村民小组通电率100%,农户通电率99.9%,广大群众正享受着电力带来的光明和幸福。通信方面:1993年6月县城开通了无线寻呼业务;1994年在县城和脉地开通了程控电话,告别了“摇把子”时代;1996年11月,在县城开通了数字移动电话业务,并开始建设其余乡镇的程控电话网和光缆传输网;1997年实现了全县电话交换程控化、信号传输数字化、城乡通信一体化。发展至目前,实现4G网络乡镇全覆盖,互联网走入寻常百姓家,新兴媒体广泛应用。县城建设方面:立足山水环绕、低丘缓坡等独特的自然条件,依托千年驿道、百年古城等厚重的人文积淀,不断调整和完善规划,力求合理布局、保持特色,逐步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打造精美县城。30年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了4倍,人口增加了1倍,全县城镇化率达32.1%。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自治县成立前,群众生活水平仅仅处在温饱边缘线,绝大部分群众一衣多季,部分群众口粮不能自足,住房多为茅草房、木片房、垛木房,赶集、外出基本靠步行。30年间,沐浴党的民族政策光辉,一项项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了千家万户,以医疗保险、养老、失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一个时期。30年间,城乡居民家庭对现代化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逐渐向高档化发展,电脑、数码相机、轿车等逐渐进入城乡居民家庭,拥有量不断上升。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中用于精神文化生活支出的比例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居住的消费比例增长明显。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244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8元,是1985年172元的43.7倍。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六类参保人员8.72万人,占总人口的82.96%,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32万人;社会救助不断加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27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7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扶贫开发成效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超4亿元,执行扶贫项目400余个,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万余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6%,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公共财政用于民生建设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2014年达到71%。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科技事业方面:30年间,伴随着“良种”“良法”的推广和核桃、烤烟、高原特色农业、林下中药材的种植实践,群众的科技素质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教育事业方面:1986年县职业技术中学建成;1997年实现“普六”;1998年实现扫除青壮年文盲;1999年实现“普九”,在首批确定的贫困县中率先实现“两基”目标;2001年开始与全国同步实施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2006年3月,漾濞一中高、初中分离办学;2010年9月,苍山西镇中学建成使用,实现初中生全部到县城就读的目标;2011年4月2日,大理州首家试点“免费午餐”公益项目在漾江镇九年制学校正式启动,漾濞成为以整县合作方式推行的全国第五个试点,经验得到推广。2014年末,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8%,比1985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79%,比1985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高中毛入学率78%,比1985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方面:30年间,各民族的传统民俗活动得到较好继承,城乡的文化体育设施不断更新改善,民族民间的各项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编纂出版地方著述30余部,个人出版文学作品10余部;1993年3月,建成县有线电视台;2002年4月,创办了县内首份报纸;2005年,县文体活动中心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2012年,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2014年末,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99.85%。卫生事业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健全网络,优化环境,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改善服务,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扎实开展传染病地方病防治、"120"急救、巡回医疗、社区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医疗卫生防疫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立了统筹城乡、覆盖全县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投入近300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建成使用;2013年1月,漾濞成为云南省首个、全国第三个“大病医保”公益基金试点县。2014年末,全县卫生机构17个、床位数584张、技术人员269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30年来,县委始终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全县重点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评比活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全县有省级文明单位、村(社区)12个,州级文明单位、村(社区)、小城镇、风景旅游区39个;完成了“一五”至“六五”普法教育,全县公民的法律素质和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提高维稳工作水平,2005年11月达“无毒县”标准,2006年1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云南省平安县”,2010年3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先进平安县”;依法行政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高,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工作扎实开展;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方面: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85年的14.74‰下降到2014年的6.03‰,呈现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局面;全县总人口10.46万人,比1985年增加1.94万人,其中彝族占50.13%、少数民族人口占68.67%;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水利资源,积极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城区环境综合整治。2014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80%,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良性循环。

      经验篇
      卅载自治奋图强 十万儿女感恩党
      漾川大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卅载自治历程不平凡;广袤彝山,沐浴着民族政策的光辉,十万儿女团结奋进铸辉煌。这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奋发图强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长期鼎力支持、无私援助的结果。30年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以“生态文明”为主线,深化县情认识,完善发展思路。自治县成立后,在原有基础上,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立足资源优势,坚守“生态文明”主线,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找准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漾濞县情实际的发展路子。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制定了“优先发展粮、林、果、畜、烟,逐步开发电、矿、旅游资源”的发展思路。90年代后期,面对天然林禁伐和烤烟“双控”形势,又制定了“四大支柱、四大产业”的发展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新形势,全县发展思路由“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演进到“三篇文章”,再演进到“一二三四”,内涵的不断引申,外延的不断拓展,都坚守了“生态文明”这条主线,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以“团结进步”为主题,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历届县委县政府以“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理念,把民族团结进步主题贯穿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体制等改革的始终,贯穿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之中,高度重视民生民利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努力营造团结和谐氛围,切实形成“三个离不开”多民族和睦相处的民族大家庭。30年间,全面推行了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县乡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先后实施了区乡体制改革、村级体制改革。持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先后开展了土地承包面积微调、土地承包合同续签、集体荒山荒坡和低效益林地有偿出让等工作,先后实施了农村税费、集体林权制度等各项改革。持续推进并全面完成了县属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行金融和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制等改革,有序推进工资、住房、就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抓住政策机遇,确定招商重点,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对外交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努力将山区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发展步伐。
      以“党建工作”为主导,强化组织保障,加强队伍建设。30年来,县委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先后开展了整党、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团结奋进,干事创业”主题教育、“云岭先锋”工程、创先争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年”、干部作风专项整治、“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等活动,切实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加强自治机关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建设,积极支持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三权”,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县政协、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做到全县上下思想上团结、政治上团结、工作上团结,用团结的力量来推动全县的发展。坚持把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内容,采取到省外发达地区谋职锻炼、到省州挂职锻炼、在县内顶岗培训和多岗位实践锻炼等措施,不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进步成长,民族干部成为推动全县各项事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展望篇
      “三项工程”添动力 “四大产业”促跨越
      漾濞是“世界核桃的原产地之一”,是国务院授予的“中国核桃之乡”,是业界首肯的“国内著名的核桃科研及优质种苗繁育基地”;是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和苍山洱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滇西的绿色宝地,是滇中通往滇西的交通咽喉。境内生态优越,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展望漾濞的明天,犹如那春天里满山满箐的杜鹃花和核桃林,在朝阳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让人们感受到了她无限的希望。
      科学谋划定思路。围绕跨越发展这一目标,突出“产业培植、环境优化”两个重点,实施“特色产业培植、县城提质扩容、干部素质拓展”三项工程,培植“核桃系列产品加工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业、特色生态旅游业、电子商务服务业”四个重点产业。“三项工程”是“一二三四”发展思路的核心和关键,推进“三项工程”实施,努力把漾濞建成安居乐业核桃园、休闲度假后花园、生物产业科技园,实现跨越发展。
      “三项工程”添动力。一是实施特色产业培植工程。积极发挥核桃品牌、产量,山地面积、气候,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中草药材种植、优质畜禽养殖,培植、引进龙头企业对核桃、药材、畜禽精深加工、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实施县城提质扩容工程。围绕建设“精美县城”的目标,充分发挥依山傍水、地形独特、文脉清晰、生态宜居的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理念和建设资金,科学规划、产城融合、加快建设、强化管理,确保3至5年内县城形象发生显著变化、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实施干部素质拓展工程。抓学习培训,提升工作能力;抓挂职锻炼,提高综合素质;抓基层工作,增强服务能力;抓作风建设,提升党性修养;抓信息建设,推进科学管理。
      “四大产业”促跨越。一是发展核桃系列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漾濞核桃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力打造核桃科技示范基地;扶持壮大核桃机械制造企业和核桃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全力打造核桃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农旅结合示范品牌,全力打造核桃生态旅游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和完善漾濞核桃营养标准体系,逐步推出漾濞古树核桃系列产品,全力打造“漾濞核桃”知名品牌。二是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业。以市场为导向,规模化种植中药材15万亩以上,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培植成为支柱产业。三是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重点抓好石门关旅游综合开发、中国·大理漾濞生态旅游投资实验示范区等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漾濞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四是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重点培育独具特色的“漾濞核桃”网商品牌,积极吸引企业入驻漾濞发展电子商务,不断拓宽特色农产品、民族工艺品、文化旅游产品等营销渠道,扩大销售规模,提高营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