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江川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成效显著

19.04.2016  11:26

 

玉溪市江川区自2002年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并开始实施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已逐步规范有序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工作得到了各级相关部门和项目区干部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2002年-2015年,江川区共实施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6个,其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个;小流域生态治理项目7个;产业化经营项目12个。累计投资1329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304万元,省财政资金2441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241.9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556.4万元,项目区及企业自筹资金1755.5万元(筹资597.75万元,投劳折资1157.75万元)。

在土地治理项目方面共投资9130.8万元,在全区7个乡镇(街道)项目区内共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7个,在项目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和建成高标准农田8.57万亩,累计新建渠道240条,总长153.18公里。埋设输水管道8.25公里,建人行桥、机耕桥、安装节水闸门等渠系建筑物2100座(道)。建成抽水站8座,新建容积为200-300立方米的蓄水池共19个。建15立方米小水窖300口;修建4-5米宽的田间机耕路66条,总长66.67公里;科技培训农户5.3万人次,示范种植蔬菜2682亩,并在每个项目区均开展了的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产品农残检测工作。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方面均极为显著。一是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水利、农业等综合工程措施,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在项目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和建成高标准农田8.57万亩。项目实施后,据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项目区年主要农产品新增粮食258.8万公斤,油料17.94万公斤,蔬菜1359.3万公斤,烤烟及其他农产品44.8万公斤。项目区年新增种植业总产值3203.6万元,项目区农民年收入增加总额2165.9万元。二是生态效益显著。土地得到治理后,排灌通畅,提高地温0.5℃-1.0℃,达到了改良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目的;在项目区采用增施有机无机肥,降低化肥用量,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对减轻星云湖水质富营养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沟渠、抽水站、管路埋设、田间道路等工程措施的实施,较大地减少了用农业生产用水量和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三是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实施后,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科技先进适用技术措施的推广,提高了项目区农户的科技意识和种植水平,为项目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项目的实施,基本解决了区内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极大地缓解了干群矛盾,同时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项目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