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强大合力 再造城市文明新优势

06.04.2017  10:02

        哲人有言: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过美好的生活。历史已经证明,城市的发展不只是建筑的排列组合,更是人类对完美生存秩序的不懈追求,城市其实是承载文明进步的容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明”折射的是城市的发展品质。今天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高楼大厦提升了城市的“颜值”,还需文明提升城市的“气质”,积累了壮观的“硬实力”之后,必须加快提升“软实力”。所以,近年来,比“规模”的少了,比“文明”的多了;比“高楼”的少了,比“治理”的多了。在“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再造“文明优势”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强大趋势,摘取“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品牌就是储备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正成为强烈共识。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直是昆明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自启动创建活动以来,昆明从未停下努力的脚步。今天,昆明踏上了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新征程,需要更高质量的发展,更高水平的治理,更有内涵的影响力,必须以文明的上升力拉动城市全方位提质,最现实的抓手就是填补与金牌的差距,推动各领域高标准建设。因此,面对诸多问题和短板积累的繁重创建任务,昆明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擂响了冲刺最高目标的战鼓,吹响了攻坚克难的冲锋号,开启了完成城市“文明使命”的加速度:拿出“脱皮掉肉”的毅力和决心,奋力拼搏,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攻坚战,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实现质的飞跃!

        昆明市委党校是这场战役的先行兵。作为党的理论政策研究和宣传的主阵地,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渠道,昆明市委党校始终紧紧围绕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投入创建工作,第一时间采取行动,于2016年12月6日组建专门的科研团队赴北京朝阳区学习考察城市核心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昆明的实际撰写了三个决策咨询报告,并于2017年3月提交市委,为昆明创城献计献策,充分发挥了思想库的咨政作用;第一时间发声,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今年的所有培训主题班次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宣传和弘扬时代精神文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做文明的表率。同时,从思想理论高地的站位密切关注和思考昆明的创城实践,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

        一、调动群众力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篇大文章,做好这篇文章并不容易,但从一人一事的行为开始改变却不难。当文明流进每个居民的血液之中,展现在日常举手投足之间,传递在城市的每个神经末梢,内化为这座城市的底色,就会成就一座闪烁着文明之光的城市。因此,要紧盯“文明昆明、人人共享”的创建目标,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全力推进,着力营造“文明创建从我开始”“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良好氛围。

        二、培育群众文明。切实贯彻为民利民惠民的创建宗旨,激发群众的创建智慧,开展三项重点工作:

        在回应群众需求中种植文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集合网络、电话、电子邮件、短信、传真等多种方式,整合行业服务热线、市民意见与建议征集箱和网上信访等渠道,创新开辟便民服务系统平台,受理群众需求、提供生活和就业服务,打牢创建活动的民意基础,汇集思想和行动共识。

        在惠民利民中培育文明。以群众“得益”推动城市“得牌”,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下大力改善民生福祉。坚持把财政投入、公共资源、工作力量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幸福指数,最终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中传播文明。文明创建的实践是一个润物育人的过程,深植精神土壤,就有文明花开,“正能量”凝聚,就有新风尚劲吹。要为市民群众搭建自我教育、陶冶情操的良好平台,开展先进事迹巡讲、关爱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系列活动,让优秀精神文化走进群众心坎。要针对青少年这一道德建设的重点人群,打造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开设“数字青少年宫”网站,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课外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三、优化社会治理。创建文明城市,不能仅只是唤醒文明,更要推动城市的社会治理水平勇往直前。食品安全之“”、交通出行之“”、事难办之“”,无不照见城市管理的短板、公共服务的欠缺,说明城市治理体制机制需要改革创新。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要抓昆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促“”,打造幸福生活的便利环境、投资创业的优质环境,让城市更具魅力、生活更加美好、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不断提升昆明的经济辐射力、创新带动力、文化软实力、城市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铸就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强大软实力。(作者:昆明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教授 赵敏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