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水发展 以水定城”让昆明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13.03.2019  09:24

今年年初,电视剧《启航》作为开年大戏在央视热播,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和这部电视剧中的“渤海市”一样,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城市发展规划、人口规划、经济总量控制规划等都需要水资源总量、环境承载能力来支撑。

2015年,昆明提出了“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的发展理念,“向环境要GDP”的旧有发展方式随之转变。三年多来,昆明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受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加速发展旅游经济、养老经济、大健康经济等低污染、低能源消耗产业,不断推进转型升级,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展现了城市发展领域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成绩、新面貌。

三大抓手

破解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矛盾

2015年8月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进行了到昆任职后的第一次调研,调研内容正是滇池治理。在这次调研中,程连元指出,水是生命之源,昆明作为全国14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要牢固树立“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的理念,根据可供水量的约束条件“解方程”,算清水账、拿出规划,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水资源量和滇池保护治理的需要,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更严厉的约束条件,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滇池处于昆明主城下游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滇池,但滇池的纳污容量有限,滇池流域环境承载能力非常脆弱,而这也限制了昆明地区的经济发展。”滇池水环境治理总顾问葛敬表示,要破解这一难题,就需要同时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二是大力发展清洁产业,三是滇池综合治理,提高湖体纳污能力。这就是“量水发展、以水定城”。

葛敬表示,树立“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的理念,意味着昆明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受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环境承受力的硬框架一旦确立,环境约束的倒逼机制一旦形成,“向环境要GDP”的旧有发展方式就不得不随之转变。从这个意义上看,“量水发展、以水定城”,不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坚实举措,对于昆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有着非同一般的独特意义。

多管齐下

昆明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三年多来,昆明不断推进“量水发展、以水定城”下的科学发展,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杠杆等多种手段,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由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不断调整优化用水结构,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同时,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协同发力,既积极探索水权水市场、拓展水务投融资渠道、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又加强了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强化水务公共服务和政府监管,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水行政管理能力,切实做到该管的事必须管住管好。

此外,不断着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等制度,努力改变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治理滇池。要把科学治理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利用科学手段,有计划地系统治理滇池。

在葛敬看来,“量水发展、以水定城”有机结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水安全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昆明的具体“水情”,也使得昆明不断推进转型升级,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