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提升气象工作服务能力

05.04.2016  09:54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气象工作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进行安排部署,确立了“政府主导、分级负责、上下协调、部门联动协作”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云南气象现代化建设。
  在中国气象局、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气象局按照“职能融入、能力提升、注重特色、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科技创新,强化能力提升,主动融入和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在中国气象局现代化指标测评中,我省从2013年的62.74分增至2015年的78.8分,云南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正不断加快。
  坚持创新 不断提升气象工作能力水平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云南气候的典型写照,作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共同影响的显著区域,我省具有季风气候、立体气候、低纬高原气候三大特点,气候类型之丰富、层次之多,几乎囊括了我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各种气候类型。而复杂的地形和天气系统,也导致我省暴雨、大风、冰雹、雷电、冰冻、雪灾等灾害性天气频繁,低纬云贵高原地区是我国天气系统最为复杂、预报难度很大的区域。
  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发挥好职能作用,不断提升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和水平成为我省气象部门重点任务。近年来,省气象局抓住“科技创新”与“能力提升”两个关键,加强气象标准化建设,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十二五”期间,我省制定出台了《云南省2014-2018年气象科研发展计划》,确定了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气象为高原特色农业服务、人工影响天气4个重点研究方向,每年自筹投入1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科技研发促进业务服务能力的提升;与国家气象中心和国家气候中心、云南大学等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人才交流合作与培养;在全国率先完成《云南气象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并以地方标准形式发布,提出9个气象地方标准制修订重点领域;建立云南省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开展暴雨、雷电、寒潮、大雾等12类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和短期监测预警业务。
  随着多项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目前我省已实现重要天气过程(降雨、降温)24小时预报可信度90%,并逐步建立起分工合理、流程科学,决策、公众、专业专项和气象灾害防御协调发展、有效衔接的气象服务业务体系。据国土部门统计,2013年至2015年,省气象局与省国土部门联合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07起,转移群众8045人,避免人员伤亡6306人。
  做好服务 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天气变化、气象服务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对农业、交通、能源等众多国民经济行业有着重大影响。当前,云南正加快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实现跨越发展,而在此进程中气象工作的服务保障作用不可忽视。
  近年来,我省气象部门坚持把气象服务作为立业之本,面向决策、面向生产、面向公众、面向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面向生态积极做好服务,构建起覆盖全社会全方位的气象服务网:
  ——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全省决策气象服务群组37个,共23799人。2013年以来,平均每年制作报送决策气象服务材料750份,向决策人员发送气象预警信息约178万人次。
  ——组建省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和6个专业分中心,发布实施行标《橡胶寒害等级》和地标《小粒种咖啡寒害等级》、《烤烟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以橡胶气象服务为例,为胶农提供精确的开割胶时间,2014年,橡胶气象服务减少损失、增加收益近1亿元。
  ——2013年以来,全省气象部门每年平均发送气象预警短信2000条,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气象预警的人数平均达1亿人次。目前,我省气象信息覆盖面已达90%以上。
  ——着力推进山洪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业务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做好抗旱气象服务工作,认真做好森林防火气象服务。2013年以来,省气象局共处置重大突发事件45起,启动应急响应19次。
  ——建成由6个酸雨站、香格里拉大气本底站、昆明、曲靖沾益气溶胶观测站和19个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站组成的环境气象观测网;科学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2015年,全年累计实施飞机增雨作业88架次,受益国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22.47亿方。
  明确目标 建设功能齐备现代气象体系
  “近年来,我省气象工作取得的成效明显,但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精细化程度不高、监测存在盲区、预警信息发布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仍然存在,全省气象事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谈到云南气象事业,省气象局局长程建刚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我省气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近日,省气象局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初步建成基本适应需求、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职责分明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力争实现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85%以上,县级及以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构健全率达到95%以上,全省人工增雨作业年增加降水30亿立方米以上、人工防雹有效率达85%以上。
  未来5年,我省将实施公共安全和气象灾害风险防控气象保障工程,加强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平台、云南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平台建设,建立技术先进、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公共安全和气象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气象保障重点工程,强化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生态气象观测网建设等;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程,依托高原特色农业省级气象服务系统,发展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气象信息化与智慧气象服务工程,建立云南省气象数据中心,为云南大数据工程、智慧农业、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本保障和支撑;实施辐射南亚、东南亚气象科技中心及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我省发展外向农业,拓展境外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展空间等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和保障。
  “相信随着一系列重点工程的实施,云南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精细化服务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气象将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人民群众福祉安康服务。”程建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