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政协第八届民生论坛举行 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

24.10.2015  12:57

    按要求,今年底,云南省80%的城市社区要覆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但这一目标不仅昆明没完成,其他大多州市也很难如期实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该如何解决呢?昨日,省政协第八届民生论坛在昆明举行,主题是加快我省养老服务业发展。

     现状

    8成城市社区

    覆盖居家养老难实现

    截至去年底,昆明市户籍老年人口达87.264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7.8%,并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在省内州市排名第一。然而,绝大多数老人并不愿意住进养老院,这些住在各社区的老人又该如何得到照料?

    社区居家养老便成了解决今后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截至今年上半年,昆明市已建成和在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73个。然而按照规划,今年末要完成80%的城市社区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目标,昆明目前还没完成,其他大多数州市也很难如期完成。

     问题

    服务中心发展

    选址难资金难运营难

    重阳节前后,昆明多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业,这让住在附近的老人交口称赞。老年人如此推崇的居家养老模式,为什么推进如此缓慢?

    棕树营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万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量非常大,但每年30万的高额场地租赁费让这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难堪重负。用房选址难、配套资金落实难、运营难,成为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展所面临的“三难”问题。

    目前,昆明市已投入使用的92家“中心”,有45个是新建项目,47个是租赁场地,大部分租赁场地建设的“中心”,均面临着高额租金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建议

    引导民营资本

    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面对现在“中心”发展诸多困难,昆明市政协副主席陆玉珍建议,我省应建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导向机制,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小额贴息贷款等多种形式,引导和培育民营资本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此外,养老产业属于微利或无利行业,建议政府通过财政拨付、政策倾斜、税收减免等形式给予一定的扶持。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工作机制,除了将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纳入机构集中养老,对80岁以上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列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为其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

     名词解释

    社区居家养老

    是指由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它是对机构养老和传统家庭养老的补充与更新。(春城晚报 记者宋金艳)

编辑:袁思思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