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花开新时代】马正山: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队

18.03.2018  17:11

马正山代表 记者 雷桐苏 摄

  “来北京前,乡亲们一再和我说,有机会多拍点照片传回家,让大伙也一起长长见识。”参会十多天,马正山代表拍了好几张自己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前的照片,通过微信发回给远在贡山县独龙江乡马库村老家的亲人看。

  “要说变化,我们独龙人民最有发言权。”马正山说,过去独龙江乡是一个偏远、封闭、贫困的地方,每年有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大雪封山、与世隔绝。在实施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后,现在村村通了公路、户户住了新房,4G网络、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卫生公厕、集贸市场一应俱全,生产生活条件可以说是“一步登天”。通过产业扶贫,草果、重楼、花椒、独龙牛、独龙鸡等特色产业得到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从2009年的496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2069.07万元。

  但在马正山看来,最大的变化还是观念的变化。“现在有空回马库村老家,每次都能看到新变化,最让人欣喜的是年轻人更上进、更努力了。”马正山说,以前村里孩子初中就辍学的现象很普遍,可现在很多都琢磨着要去考高中或者上职业学校,有文化、有手艺才好谋生。“现在马库村有79户285人,差不多40户人家都拿到了驾驶证,可以开车跑运输。大家自力更生、奋斗脱贫的劲头比以前足了。

  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来到云南省代表团参加审议,马正山作为基层代表作了发言。他说,一直以来,独龙族的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无微不至的关怀,现在独龙族群众正传唱一首歌,叫《幸福不忘共产党》。歌中唱道:公路通到独龙江,公路弯弯绕雪山,汽车进来喜洋洋,独龙人民笑开颜。党的政策就是好,幸福不忘共产党,奔向美好新时代。“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指引,就没有独龙人民美好的今天。”马正山说,独龙人民一定牢记党恩,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把边疆建设好、边防巩固好、民族团结好、经济发展好、生态保护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不掉队、不落伍。

  记者 瞿姝宁

   独龙江乡巴坡村 产业兴旺日子甜

草果丰收

  春季的独龙江乡,群山披绿,江水碧蓝。巴坡村茂密的森林边、山涧里,一片片草果地,好似一块块绿毯,把村寨装点得格外美丽。

  中午,巴坡村党总支书记木卫清和十几个村民在阴坡地带补种草果。去年,巴坡村草果收入422万元,收入最高的一户达13万元,仅草果一项户均收入就达2万元,草果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怒江州委、州政府结合独龙江乡6个村的土壤、气候条件,重点引导群众开展草果、重楼、独龙牛、养蜂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实施素质提升和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培育乡村旅游业。

  目前,独龙江乡已种植草果6.6万亩,产值约1264万元,人均草果收入达3153.5元。“现在,我们独龙族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好了。家家住上好房子,小孩免费上学,看病就医也方便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学汉语、学技术、出外打工做生意的多了。”木卫清说,产业发展是独龙族群众长远致富的根本保证,村里今年除了发动群众扩大草果种植面积和养蜂规模外,计划引导两三户村民开办农家乐。“独龙江风情旅游小镇和4A级景区建设正在开展,两年后,到独龙江旅游的人会很多,我们得提前计划,早做准备。

  “只要走对路子,山旮旯也会变成金山银山。”独龙江乡乡长孔玉才说,独龙族群众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科学种植、管护草果、重楼和蜜蜂的技能技术在不断提升,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记者 李寿华

   【民族简介】

  独龙族是云南省特有民族。我国独龙族总人口为6930人(2010年),居于云南省的有 6353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独龙族唯一的自治县。其中,处在独龙江河谷的独龙江乡又是县内独龙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其余则散居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乐村的俅扒卡村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的察瓦龙乡。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归属目前尚无定论。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独龙族唯一的传统节日就是过年,独龙语叫“卡雀哇”。一般在农历的冬腊月,即每年的12月到翌年1月间举行,没有固定的日期,具体日子由各村寨自己选定。

  (摘自云南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