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 引领各民族在禁毒防艾中发挥独特作用

11.09.2015  16:37

      八月巍山,千里碧净,万物葱茏,被一夏的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走进巍山回民村落,整洁宽敞的村间道路,古朴的民居,宽敞休闲的娱乐广场,承载着民族与宗教文化相融合的宣传墙体,一个个村子欣欣向荣,稳定发展,热情好客的回民妇女,面带幸福的笑容,向客人投来欢迎的眼神,到处洋溢着民族团结和谐的景象!可是,谁也看不出,这里却曾经遭受着毒品的危害,走过了曾经心酸的历程。

回顾历史      不堪重负  

      巍山县生活着20多个民族,是多民族聚集大县,回族同胞是其主要世居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巍山县的大仓镇、新建镇等乡镇。回族是一个包容的民族,在迁居中积淀了学贯中西的聪明智慧。回民的祖先,素有经商的历史,当今外出经商的回民也不在少数,这让经济得到了发展的同时,一个外来的恶魔——毒品,也随着其他先进文化一样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了原本古老而朴实的村落,让回族的子孙们深受其害!
      永建镇永胜村委会回辉登村、永和村委会的下西莲花村和东莲花村,都是全回民的村落。曾经的永胜村委会,是出了名的民族工作、禁毒防艾工作重点难点村、乱村、差村,也是毒品违法犯罪的重灾区。其中仅回辉登村就有在册吸毒人员353人(目前,原来的300多人已经减少到100人,新增吸毒人员基本为零)。10年前,村子里青少年不学无术、吸毒成瘾的现象非常严重,考上大学的孩子更是寥寥无几。当时的情形,不难想象,就一个自然村落,竟然高达数百人的吸毒人员,是一个什么样的灾难啊!可谓满城风雨满村愁,每个吸毒人员及其家庭都在经历着一场艰难生死搏斗与痛苦的挣扎!
      大仓镇和永建镇是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点,承担着禁毒宣传教育、信访及调解等综合工作。仅大仓镇就承担着375名(其中女性4人,回族129人)在册吸毒人员的戒毒康复工作。为了壮大加强禁毒防艾工作力量,由镇政府组织招聘了7名禁毒教育专职干部,但是由于人少事多,加上禁毒工作的复杂性,工作效果微乎其微!工作几乎走入死胡同,禁毒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制约,面对一个个、一代代的吸毒人员,大家陷入了困窘的境界,无路可走!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开展工作。

上下求索      寻方得宝

      为积极探索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开展禁毒防艾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如何整合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引导各民族人民在综治维稳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开展禁毒防艾工作成了摆在禁毒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经过探索实践,结合回族同胞的实际,群策群力,决定把回族聚集的村子列为民族工作、禁毒防艾工作重点村,大胆创新,终于寻方得宝,探索出了一条在综治维稳工作中做好禁毒防艾工作的新路子。
      永建镇和大仓镇大胆创新,把禁毒知识与宗教教义有机结合,用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与法治文化结合拯救吸毒人员。回族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着深厚的宗教和民族文化底蕴,为了充分发挥宗教教义里正义、积极的教导作用,把“禁毒防艾”的工作要求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洁身自好、不沾邪恶等教义结合,利用回族“师傅”带领民众礼拜、墙体文化等形式向广大回族同胞广泛的宣传信仰宗教与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用教规、教义教育广大穆斯林增强防毒反毒意识,并在清真寺内设立法制宣传教育课,不断强化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起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深入开展模范清真寺的评比创建活动,形成了村民宗教生活严谨,经堂教育兴盛,宗教人才辈出,群众互相帮助尊重,勤劳合法致富,支持投资教育蔚然成风的良好村风民风。
      其次,妇联组织积极作为——在吸毒人员家庭中,通过教育发动其母亲或妻子等家庭成员,严格监督吸毒人员的起居、行踪,以家庭为主阵地,严格的进行家庭管理,帮助其慢慢回归家庭,筑牢家庭“禁毒防艾”的铜墙铁壁,积极发挥妇联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开展禁毒防艾工作的重要作用,并探索出了新路径、新方法。同时,妇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向吸毒户及受艾滋病影响的40户家庭各发放4000元的项目救助资金,并且就近就地联系协调企业为吸毒人员找工作或给予创业贷款,仅永建镇永胜村委会回辉登村禁毒安置就业“阳光驿站”—阿米咸菜厂就安排了5名康复吸毒人员,帮助吸毒人员受害家庭马淑云贷款8万元发展刺绣加工坊,帮助这些特殊家庭走出困境。自2008年至今共扶持困难儿童13名发放补助金123150元;扶持妇女创业贷款4户20余万元;帮扶单亲家庭10户,解决房屋困难户10户,并为每户发放了2000——10000元不等的补助金。这些惠民政策,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也为村民改变现状、发展产业奠定了基础。

产业发展      强基固本

      没有稳定就无所谓发展,没有发展的稳定也不可能长久平安。只有产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团结、和谐稳定。在针对少数民族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巍山把“稳定”和“发展”作为两个基本点抓好抓实。
      永建镇永胜村委会回辉登村,面对耕地面积人均不足0.23亩的实际,村民要以传统的农业来养活自己是很难的。永胜村的刺绣历史悠久,图案精美,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永胜回族妇女深受伊斯兰文化艺术的影响,刺绣都有自己的巧妙构思和飞针走线的“套路”,并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广泛流传,深受广大穆斯林群众的青睐。因此,为充分利用该村富余的妇女劳动力,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2006年2月由永胜村党总支部牵头,集中永胜回族妇女刺绣骨干,采用“支部+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永建镇首个农民专业协会——永胜村委会刺绣协会。协会将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协会技术、市场、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带领妇女群众大力发展刺绣产业,有效增加了妇女收入。目前,刺绣协会已经拥有协会会员150多户,250多人,现有刺绣种类50余种,产品主要销往大理、红河、玉溪、昭通、甘肃、宁夏等国内部分回族、彝族地区;年产值达250多万元,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永建镇下西莲花村和东莲花村是开展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中盛开出的两朵“并蒂莲”。在民族团结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中,结合当地“一村多业,一户一业”的实际,号召妇女们在建设文化、和谐、生态回村中,发挥“半边天”的作用。针对下西莲花村78户农户中有67户从事核桃仁加工的情况,县妇联为60余户提供了创业贷款作为创业资金480余万元。年加工核桃2000多吨,生产核桃仁300多吨,贸易额达4000多万元,实现纯利润300多万元。解决周边村社劳动力达10万多个工时实现劳务经济收入400多万元。致富带头人马银和马如军出资兴建了的红源街集市场逢街天日成交额近百万元,村里成立了农产品加工协会和资金互助合作会,目前筹集互助基金达50多万元。
      东莲花村,以传统农业、畜牧、民居式餐饮经营、庭院经济、村土旅游经济为特色的产业正蓬勃兴起。同时,大力发展大棚西瓜、玉米制种等新兴特色种植业,从事刺绣、小饰品加工等旅游纪念品开发。目前,从事餐饮30余家,年收入20万元;从事花卉、果树、绿化树种植10余家,年收入5万余元;从事畜牧养殖业200余户,年收入3万余元;从事“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10余家,年收入达5万余元。真正体现了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和谐带动发展,发展促进和谐。

风雨过后        终见彩虹  

      不经风雨不见彩虹。如今的回辉登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产业稳定发展。被评为了和谐回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等。妇代会主任感概地说,之前娃娃们不爱读书,不学无术,吸毒成隐,1999年全村只有4人考取大学,妇女们在一起比的是谁家房子大,谁家有钱。而今,风气转变了,大家观念也转变了,家家都在比谁家的娃娃学习好,谁家的考上了大学,谁家教子有方,谁家孩子知书达礼!最喜人的变化就是,村子里自2014年来,就有58人考取了大学!走进村子,阳光安静的照着村子临街的文化墙,人们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没有了往日的忧愁和阴影!时而传来的清真寺钟声,像是在警示村民们要远离邪恶!清静而悠远的钟声,也昭示着巍山的民族团结、稳定、和谐、发展的未来!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下西莲花村集“特色宜居、产业发展、宗教和顺、民族团结、综合示范”的好评于一身。通过几年的整治和发展,形成了产业特色突出、民族宗教和谐、生态宜居家园。在民族团结建设中,架起了连心桥,汉、彝、回、白等民族之间经常互通有无,相互帮助、共同发展。每年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都邀请周边各族群众到清真寺一起过节。到了其他民族过春节、火把节等时候,回族兄弟也前往祝贺。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勤劳致富。
      具有600多年历史的东莲花村如今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历史名村、巍山县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示范样板村等荣誉。是名不虚传的富裕回村、文化回村、和谐生态回村。东莲花村民族文化历史悠久,马帮文化底蕴深厚,多元文化和谐共融。村子西边住着十几个汉族村子,到集市上交易的猪、牛、马等大牲畜都是穿村而过,几十年来,从没有发生过口角、争执,成为巍山“和谐回村”的典范。村庄周围林木葱郁,田畴碧绿,清澈的水流常年从村中穿流而过,村中屋舍俨然,道路整洁,绿树成荫,风景如画。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穿梭而过,回民的祖先们经历了一代代人的奋斗和努力,沉积了千年的历史文化留给了子孙后代,这是最美好、最宝贵的礼物。我们相信,美好的精神底蕴将永久的代代相传下去!也相信巍山回民的后代,将会在这样古老而新鲜的历史文化中,借助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机遇盛开出最美丽的理想幸福之花!
                                                   

                                                                                                                                                              (云南省妇联权益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