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之花在大理绚丽绽放
□ 本报记者 朱蕾
2016年9月13日,国家民委正式命名大理白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并在大理州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上正式授牌。
十八大以来,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努力建设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篇章。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取得实效
自2013年8月我州被确定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首批13个试点之一以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示范区建设和示范创建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工作考核办法,整合各级各部门力量,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推动全州民族工作的主旋律来唱响,突出“全覆盖、强推动、抓规范、出典型”要求,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场所、进军营”,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我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打好坚实基础。在创建过程中,全州还涌现出洱源县郑家庄、大理市万花社区等一批类型多样、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先进典型,有力推动了全州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
州委、州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始终围绕决战脱贫攻坚这个大局,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加快全州民族地区发展。充分整合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各方面资金,投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引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动“586”工程建设实现民生改善,打造了一批类型多样、具有标杆性的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了漾濞光明、永平江黎罗沙等一批生态村,各族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壮大烤烟、核桃、乳业、蔬菜、生物药业等特色产业,弥渡蔬菜、漾濞核桃、宾川水果美名远扬,“松鹤”沱茶、“欧亚”牛奶等一批名牌农产品畅销省内外。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让一个兄弟民族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中掉队。
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我州以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为重点,创新载体,充分挖掘传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共创共建共享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家园。积极推进农家书屋、科普栏、体育设施和民族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大力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开展民族歌舞进校园活动,在电台、电视台开辟白语栏目,实施农村电影放映、“三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十八大以来,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硕果累累,民族特色博物馆或传习所建设有了新突破,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乡土民族文化能人得到保护,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更加频繁,州民族文化工作团编创的《洱海花》《榆城圣母》和大本曲《关爱》《白曲声声》《阿克哩》等艺术精品在全国舞台屡获奖项,记录全国白族生活的《白族百村百人影像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得到新巩固
我州始终坚持“民族宗教工作无小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地方民族事务管理法治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指导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民族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民族宗教领域交往交流,进一步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顺,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