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

04.12.2014  12:38

村民活动中心广场上,7个民族的姐妹跳起歌舞。  本报记者 李秋明 摄

      本报记者 左超 谢炜 尹瑞峰

      洱源县三营镇共和村郑家庄村民小组生活的7个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是全省的民族团结示范村;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融,有了困难大家帮,有了致富路子一起走;这里逢年过节,各族群众齐聚一堂载歌载舞,让团结和睦的良好民风不断发扬光大。

      清晨,阳光划破了郑家庄的安静。在村内的民族文化长廊下,68岁的郑和美老人牵着5岁大的孙子在这里玩耍,她指着展板逐字念给孙子听——“民族团结是传家宝”。

      郑家庄,居住着汉、白、藏、彝、傣、纳西、傈僳7个民族,长期以来,民族之间从未发生过矛盾。这里多年保持“零上访”,20多年没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这里集体利益高于自家利益,凡集体的事,大家不计报酬,出钱出力。

      郑家庄为何如此团结?为何凝聚力这么强?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这里。

      青砖白墙、绿树红花、房屋漂亮、村容整洁,这是进村的第一印象。细致观察,则发现从村口牌坊到各家壁画,从村风民俗到生活习惯,处处透露着民族融合的气象。

      问起村庄历史,村中长者讲述了两段故事——

      一是760多年前,元军入大理,两名郑氏将军率三百户镇守于此,郑家庄因此得名,并经长期生息繁衍、融合融通,形成以汉族、白族为原住民的村落。二是50多年前,根据国家政策,7户藏族游牧家庭定居郑家庄。后来陆续迁来的还有傣族、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全村人敲锣打鼓,真心接纳各民族兄弟姐妹,还为他们分地建房,教他们农耕技术。

      “民族团结的种子,从那时起便已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74岁的郑晓东老人由衷自豪。

      如果说历史是打开村子民族团结的一把钥匙,那么日后的朝夕相处则让村里各民族之间,感情相互交融,心灵聚往一处。

      64岁的王品珍老人,对郑家庄的过往有着深刻的记忆。在他看来,是7个民族之间的不断融合推动了村子的全面发展。他举例,藏族住进村子后,把经商的传统带了进来,最终让村里的很多人通过售卖药材发家致富;傣族进来把洁净卫生的好习惯带进来,让村子更加干净整洁。

      村民小组长王庆荣说:“每个民族都有优良的传统和文化,只要我们把它利用起来,都能为村子所用,力量更大。

      结合多民族杂居的实际,村里建设了民族文化长廊,宣传7个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及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的发展,增进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走进郑家庄,民族团结、村寨和谐的迹象随处可见:

      入村处有个牌坊,上面有白族纹饰、藏族欢迎词,还有汉族对联。对联这样写道——汉藏傣白彝团结进步一家亲,农工商教文繁荣发展满园春。

      村中道路的墙上绘满了壁画,每家人的图案都代表这家人的民族,也有一家人绘了多种民族图案的。“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等民族政策也被写在了墙上。

      “我们不分彼此,都是一家人。”在这里,每个村民都会说出这样的心声。7个民族在生活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只有团结才能和谐,只有团结才能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大家内心。

      不久前,村里的孩子郑碧荣不幸罹患白血病,需要高昂的治疗费用。得知他家的困难,党员干部带头为他家捐款,村民每家每户都行动起来,自发捐款。

      一年前,段秀凤的丈夫在挤牛奶的过程中不小心压断了腿,全村都来看望,送来了鸡蛋和补品,还凑钱帮助治疗。如今丈夫的腿能够利索地干普通农活,让这位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嫁到郑家庄的媳妇感激万分。

      在“一家有难百家帮”已成为村民的行动自觉的同时,郑家庄村里还建立了中青年联谊会和红白事理事会,为村民提供联谊互助、婚丧嫁娶服务。

      在郑家庄,民族团结不仅带来了看得见的物质生活改善,更带来了看不见,却时时能感受到的文明新风。

      ——孝亲敬老。郑家庄人常说“孝不如顺”,宴席上头一桌饭菜一定由老年人“开席”。

      ——家庭和睦。村民们信奉“家和万事兴”,很少听说过哪家的婆媳闹矛盾。

      ——邻里和谐。郑桂兰大妈的老伴今年去世,从生病到送完丈夫最后一程,村里人一直陪在她身边。

      ——关心集体。“集体的事再小都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都是小事。”王庆荣自豪地说:“村里建活动场所需要的40亩地都是各家各户提供的,没索要一分钱补偿。

      “村里没有哪个民族的人说另一个民族的不好,大家都互相尊重各民族的习俗。”村民小组长杨秀弟介绍,村里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春节、藏历新年,还是火把节、三月街,都是不分民族,大伙一起过。

      特别是郑家庄的中秋团圆饭已成为一道风景,工作在外的、嫁出去的、做生意的,无论多远都要赶回来,杀猪宰羊,盛装歌舞。以前,全村500多人要准备四五十桌饭菜,这几年的中秋节,团圆饭要准备90多桌,因为大家携亲带友,带回来的人越来越多。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已成为郑家庄各民族同胞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生命线。

      傍晚,村民活动广场渐渐热闹起来。跳舞队的大妈们身着民族服装欢快打跳。白色院墙上“民族团结”4个大字下,老人们坐着闲话家常,孩子们在追逐嬉戏。

      “我是汉族,我是白族,我是彝族。”几个孩子看到记者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自我介绍。

      “什么是团结啊?”记者问。

      “就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像我爸和他爸那样,处成兄弟。”一个白族小孩指着小伙伴大声回答。

      “那以后你们呢?

      “我们也会团结,就像我爸和他爸那样!

      “和睦团结”的淳朴民风,就如同碧波的洱海之水,默默滋养着一辈辈的郑家庄人。

盛放和谐之花

      本报评论员

      一个有7个民族共处的村子多年没有发生矛盾纠纷,还因为和谐富裕而远近闻名。

      在郑家庄村村民的讲述中,有几件事情给人印象很深。一件是关于村庄历史,还有每年中秋节团圆饭,它让村民们相信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是发展之基、力量之源。正是因为不同民族的村民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礼敬、相互学习,造就了团结和谐的局面,生发出了干事创业的凝聚力战斗力,使村庄发展蒸蒸日上,群众日子红红火火。

      乡村发展得好不好,和谐的邻里关系、团结干事的精神、友爱互助的氛围是十分关键的因素。郑家庄村民小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做好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这篇大文章,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同富裕、和谐繁荣的发展道路。

      乡村美、农民富,是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郑家庄村的发展经验表明,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和谐村民关系,根据当地实际走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色之路,让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和谐稳定之花绽放云岭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