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助力云南旅游转型升级

10.02.2016  10:31

让世界读懂美丽云南·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旅游业系列报道之梳理

近年来,众多云南的民族文化、民族工艺等纷纷与旅游融合发展,弘扬和传承了民族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之余,还将传统的旅游业过渡、转型升级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云南作为旅游大省,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也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俗、手工艺品等具有历史底蕴的文化资源。

作为多样化少数民族风情的展示平台,云南以独特的方式将民俗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为游客展示了村落文化、民族文化、原始文化、历史文化。“十二五”期间,民族文化遗产被作为重点进行挖掘和传承。

改变

旅游给他们带去了幸福生活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各级部门把云南独有的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进行融合。云南民族村就是其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展示平台,景区内汇集了各少数民族艺人,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记者前往景区采访了哈尼族、普米族、阿昌族的艺人,他们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来到民族村后,收获很多,民族村给他们提供了展示民族文化的平台,让他们从一个茫然无措的乡村孩子,成长为现在能够掌握乐器、舞蹈、主持等技能的人才。

哈尼族姑娘白春芬在没有来到民族村之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天天下地干农活,生活压力很大,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挖掘来到了民族村,从之前的一无所有、一无所知到现在月收入3000以上,还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以前我只会舞蹈,现在学会八种乐器的弹奏,学会了主持,还登台到各个地方表演。民族村这个大舞台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改变,更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白春芬说。

普米族艺人郭建勤介绍:“在民族村的5年时间里,通过旅游这个大窗口,不仅可以弘扬自己民族的文化,还可以通过民族村的平台提升自己,因为每天接触的游客不一样,每天的生活都是新鲜而富有激情,同时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水平。

俸昌泽是国家孔雀舞传承人岳相·旺纳的弟子,他实际上是阿昌族,大学毕业进入民族村,从小喜欢歌舞的他,在芒市的一次节庆表演上被岳相·旺纳老师选中收为徒弟,开始孔雀舞的表演,并曾受邀赴缅甸、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俸昌泽说,他在民族村的这几年里,技能水平提升了,知识涉及面也更广了,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除了能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之外,还能分担家里的负担,土房也变成了砖房。

无疑地,在一定程度上,民间民俗与旅游的融合对社会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都带去不同程度的变化,彼此都成为了发展中的催化剂,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众的生活问题。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旅游业不仅是民族地区普遍优势产业,而且其拉动性强的特点对于推进民族地区全方位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助力

文旅融合促进旅游发展

去年11月23日至27日,云南省文化厅和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在红河州首府蒙自举办“云南省第九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全省16个州(市)、滇中产业新区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云南民族村组成的18支代表队,共计20个民族1440余名传承人和民间艺人、青年演员参与,73个根植民间、风情浓郁、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歌舞乐节目纷纷亮相。

云南民族村文化展示部文化总监叶铸介绍,云南民族村作为景区,在整个“十二五”期间,云南民族村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云南民族村的开发条件、影响因素等,以云南民族文化、康乐环境、自然和区位条件为基础,在民族文化、昆明历史、特色餐饮、旅游购物方面进行开发补充,并加强对云南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挖掘,成立了民俗博物馆、收藏了一大批民俗文物,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民间艺人。

除此之外,近年来,为了将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把云南民族村视为区域内直属的非遗基地予以扶持,传达安排非遗保护传承事项,抓紧基础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在云南民族村建立了5个传承人(少数民族技师)工作室,为10余位民族民间技艺传承人发放补助金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在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其中的一项,便是要注重文化旅游品牌培育。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文化主题公园、旅游影视基地、文化创意园区等新型业态。加快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提升香格里拉等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和泼水节等民族节庆品牌,提升《云南印象》等一批精品演艺品牌和民族文化商品品牌。规划建设10个以上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打造20条以上民族文化休闲街区,重点培育5~10个国内一流的品牌节庆产品和10~15个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演艺品牌,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产品由观光向综合体验转变。

碰撞

将民间民俗升华为一种文化旅游

当今时代,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因旅游开发而生机勃勃、富有活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院长范德华说:“民间民俗本就和旅游构成了旅游产品,两者融合发展,但是若要长久维持,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提高游客参与度,民族村将传统村落搬进景区,就是民间民俗与旅游结合的一种模式。”范德华还说:“从旅游方式来看,现在的游客已经从传统单一的观光型转变为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方式,旅游也不再以团队游为主体,而是散客+团队游或者团队游+散客的方式。”

昆明学院教授窦志萍说:“民间民俗包括的东西很多,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旅游融合发展,但是首先必须知道哪些非遗是可以与旅游相融合的,此外,非遗的融合是分类别、分阶段的,就像刺绣,如果仅仅将刺绣传承人,搬到展示台进行展示,则是初级的模式,需要有人挖掘它所包容的文化,以及相关技艺的分析,最终将刺绣与市场结合做成旅游商品,这也是与旅游的融合。所以在非物质遗产与旅游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考虑它如何与旅游融合。但是,每一个阶段的融合,都不应该将最核心的内容丢失,真正的融合应该是将民间民俗升华为一种文化旅游。

旅游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大,尤其是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优势。范德华介绍,在中国,旅游业地位日益提高,每年的国内外游客都在日益递增,但是每一个时代游客的需求都是有差异的,所以任何一个景区或者行业内的人士,真正想结合民间民俗与旅游,就必须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注意不要打破少数民族的禁忌,要给游客入乡随俗的旅游体验。

刘赛娇 王红梅/文  云南民族村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