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不是每个人都无限伤怀

01.07.2015  11:54

  

同学们在学校门口合影 都市时报实习记者 张昊哲 摄

每年的毕业季,高校校园里都分外繁忙。忙着拍照留念的,忙着奔波找工作的,忙着收拾行李搬家的。这些学生的脸上挂着的不同表情,喜悦的、不舍的、轻松的,成为又一个毕业季的缩影。

不舍

鲁冬(毕业生):要离开学校,挺难过的

下午2点,在胶带呲呲的撕裂声中,鲁冬一脸汗水,忙得不知道顾哪头。他在师范大学一栋宿舍楼下的空地里,开辟了一档生意。这几天,毕业生开始大面积离校,呈贡大学城交通不便,很多学生选择通过快递运送自己的行李。鲁冬嗅到了这个商机,他喊上另外3名同学,取得了“菜鸟驿站”的代理,开始了生意。

鲁冬自己也是一名毕业生。体育学院毕业的他从大三开始,就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当体育老师。6月份,小学生放了暑假,他也辞去了这份工作。“我想出来单干,自己创业,干点什么都行。

鲁冬的“菜鸟驿站”可以同时通过多家快递公司寄送物品。他向家住保山的一名女生推荐了“天天快递”:“哪个便宜我推荐哪个,我这里可以寄很多(快递)公司的,我按单号赚点提成。”他的生意从25日前后开始,刚开始的时候一天近20单生意,最近两天毕业生大面积离校,他的生意也爆发式增长,最多的一天有200多单。干了五六天,他还没顾上清算自己的收入。27日,他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

鲁冬打算,快递生意干完之后,就回内蒙古老家,有合适的工作就干。如果没有合适的,等下个学期开学,他返回昆明再找。鲁冬是比较眷恋学校的,他说:“毕业就要离开学校了,心里很难过,不想离开。”在社会上一年多的历练,让他倍觉社会的复杂,他喜欢校园的单纯。

轻松

毛琳(毕业生):骑驴找马,比较轻松

昨天下午1点多,云南师范大学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毛琳正和2个同班同学在校门口拍照。她们在等1点半学院的毕业典礼,参加完毕业典礼,她就真正的毕业了。对她而言,离校前的这段时光是轻松的。

6月13日,她参加了事业单位的考试,报考的是老家保山农业局的会计岗位。而在此之前,她已经拿到了保山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的用人合同。“如果农业局能考上,我就去农业局,如果考不上,我就去生物制药公司。”她现在的状态,正是“骑驴找马”。

毛琳觉得,会计最注重的是工作经验,所以她现在找的这份工作就是历练的第一步。“先一边工作,一边把要考的证都考了,等有了经验再考虑下一步。”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她的目标很明确。

7月1、2日是师范大学办理离校手续并搬离宿舍的最后期限,她已经把自己的行李都收拾好,“旧的捐了,不能用的丢了,其他的邮寄回家。”她说:“以后会怀念这段大学时光。”现在她正在抓紧时间,将学校的各个角落都去拍一遍,留作以后的回忆。

紧迫

李逸韬(大三学生):别人毕业,给我紧迫感

昨天上午11点多,李逸韬正在云南民族大学正门口的纪念碑前拍照。但主角另有其人,他是来陪社团里大四的前辈拍纪念照的。6月19日,李逸韬已经结束了期末考试,他在等2天后的实习参观,代课老师为他们联系了宜良的一家太阳能发电厂。

在考完试的这段时间里,他跟毕业生打了很多交道。“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会问问他们什么时候离校,一起吃顿离别饭,走的时候还会去送送他们。”在李逸韬看来,尤其是那些来自遥远外省的朋友,这一别几乎就相当于“永别”,所以能多见一面就多见一面。

在话别离的时候,他也没少为自己的前途“铺路”。与毕业的伙伴们讨论更多的是怎么找工作,怎么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当然,还有考研、考公务员的经验。他还没给自己框定以后的方向,不管考研还是事业单位的工作,都想去尝试一番。他说:“自己去看再多的书,查再多的资料,都不如学长学姐们的亲身经验实在。

此外,他还会向毕业生们打探就业渠道,向他们请教合同怎么签,注意事项有哪些。看着校园里毕业生为前程忙忙碌碌,他的心里有一种紧迫感。“主要担心以后的就业问题。他们一毕业,我就是大四了。他们遇到的那些问题马上我也会遇到。”他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了!

坚定

郁志豪(大三学生):别人的成功失败,更坚定我的内心

郁志豪是云南民族大学的大三学生。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云南)高校传媒联盟主席、商山通讯社主席。商山通讯社是民族大学的一个校内团体,承担着许多校内媒体的实际工作。

4月底,他和社团里的其他成员就开始策划这一期的毕业季特刊。已经有3年经验的他划定了特刊的基本框架和采访方向。这一期毕业季特刊已于6月中旬付梓,发放到毕业生的手中。这个时间比往年提早了近半个月,“我们吸取了教训,原来都是月底才印,结果很多毕业生都已经走了。

除了时间提前,这一次的特刊,郁志豪还做了一个大的改动。“原来都是分版块,看起来很琐碎,今年我们进行了创新,将整个特刊共4块版做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从大一开始,毕业季特刊郁志豪一做就是3年。“每一个毕业季其实都一样,毕业了分手或者没分手,公务员考上或者没考上,一样的故事不过是换种人来演绎。”虽然这样,但3年中,通过采访无数个毕业生,他听说了许多别人的成功和失败,这对他而言是一种难得的经验。

大一时,采访成功了的学长学姐,觉得他们好厉害。大二时,看了许多失败的案例,体会到现实的残酷。大三时,我总结别人的成功、失败,以此为指导,坚定内心,规划未来。”郁志豪已有打算,要当一名记者。(都市时报记者 辛亚洁)

观察

还没离开学校 他们就给自己打工

开网店、炒股、全职家教……这些工作是你毕业后想要做的吗?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当铁饭碗不再是所有毕业生的首选时,一些非传统就业方式成为了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新选择。

从大一就开始当家教

好的,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请同学们回去完成我安排的试题,明天我们继续讲。”在云南财经大学附近的一栋写字楼里,官老师完成了一天的教学,目送学生离开后,他锁好门走出了写字楼。

今年,是官老师研究生毕业的第二年,凭借着他此前从大一开始积累的家教经验和口碑,官老师毕业后没有如父母预想那样考取公务员,却开办起了自己的数学班。官老师介绍,目前他的小班大约有16名学生,分成3个班上课,每次2个小时,每个星期2次课,每个月除去房租、水电、教具耗损等费用后,他的收入大约在每月1万多元到2万元。“我是通过一步步的积累走到现在的,后期的打算是注册一个培训学校、招聘一些老师来建立一个更加多样化的培训班。希望3年到5年时间可以在昆明作出我自己的品牌。”对于没有选择成为公务员,他表示并不后悔:“收入也不错,还有自己的时间,我觉得这个工作非常好。

网店每月盈利2000多元

刘同学今年大三,擅长制作软陶艺品和卡通漫画绘画,凭借这些特长,刘同学在淘宝开设了网店,销售自制的卡通人物软陶挂件、摆饰,帮客户绘制纪念卡通漫画等。

虽然现在月收入不固定,但结合了自己的特长,做起来很有兴趣。”刘同学介绍,他现在每个月的纯收入有2000多元。此外,他还通过一些大型的兼职平台替客户设计logo、写歌词或是软文,通过这些方式也能够有一定的收入。“下一步还是打算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现在我正在学习刻橡皮章,以后也会继续往这方面开展,设立有自己品牌的网店。”刘同学说。

支招

潇洒就业

也要保障自身利益

单干固然潇洒,但后顾之忧也不少,至少医保和社保方面就得自理,有些注意事项必须提醒一下。

昆明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建议:“灵活就业人员,可考虑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作为基本的保障。”据了解,针对诸如开网店、自主创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在购买养老保险时,可于每年6月到户口所在的社保局办理灵活人员职工养老保险或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同时,也可以在每年7月以后到各区医保中心办理城乡居民的医保参保业务。

除此之外,市就业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云南省针对大学生创业也有相应的扶持政策,无论是做网店还是做实体,都可以考虑申请创业扶助。(都市时报记者 李瑞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