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贩爽快将毒品递给便衣看 见手铐才知认错接货人

27.11.2015  10:16

春城晚报 美编合婉娴/绘

    两名便衣 民警骑着摩托下乡去,路遇一辆摩托时,民警习惯性地向车上男子点了点头,打个招呼,没想到,对方来了句:“接货是不是你们两个来接?”接货?这个特殊词立刻引起了民警的注意,顺口接道:“就我们两个。”于是,男子爽快地掏出了两条麻黄素……原来,这名毒贩将民警错认成了买家,见“买家”没掏钱而是掏出手铐,他才慌了。警方据此将卖家、买家、中间人一网打尽,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

     巧了

    一个点头招呼引来一段奇遇

    18日,施甸县公安局甸阳派出所社区民警小鲁与小林像往常一样准备到五福村委会入户走访。五福村属于甸阳镇的山区村委会,路程比较远,两人没来得及换制服,穿着便服就出发了,公文包里就带了户籍常表和不离身的手铐。

    两人骑着小鲁的一辆摩托出了派出所,摩托车行驶到了甸头村委会杨家庄山路,小鲁见一名20多岁的大个子男子迎面坐在一辆红色大洋摩托车上戴着耳机听音乐,还不时左顾右盼。行驶到距离男子约有8米远时,小鲁习惯性地向男子点了下头,算是打招呼。没想这个习惯性动作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男子也点头回应问小鲁:“去哪里?”当天是赶集日,小鲁顺口答:“去街子玩。

    一问一答时,小鲁见男子不停张望,根本没望着自己,十分可疑。上坡时,小鲁故意换挡将摩托车弄熄火停在了原地。这时候男子突然问了句:“接货是不是你们两个来接?

    接货?小鲁长期在派出所工作,这个字眼特别刺耳,一般遇到这样的情况多是遇到毒贩了。小鲁顺着他的话说:“是的,就我们两个。”对方依然是坐在摩托车上,也没多问,直接从衣服口袋里掏了两条麻黄素扔给了小鲁。

     拼了

    1米9的大个抡拳对民警一阵猛打

    小鲁将毒品往自己口袋里装的同时,已经将摩托车脚架放下,右手放在了手铐上,这是下社区两人唯一带的装备。

    “我们是甸阳派出所的民警。”说话同时,小鲁的手铐已经挨近了男子的左手腕。就这一瞬间,毒贩左手一把拨开手铐,跳下摩托车一拳向小鲁头部打来。

    毒贩在斜坡上方,又是1.9米的大个子,两名民警处于斜坡下方不占优势,拳头很难挨到毒贩。幸亏小鲁戴着摩托车头盔,毒贩一连7拳都打在了小鲁的头盔上。

    在小鲁和毒贩肉搏的时候,当过兵的小林绕到了毒贩身后,跳起用前臂搂住了毒贩的脖颈,一个锁喉摔将毒贩摔倒在了地上。两人合力将毒贩擒获。

    他们从毒贩的随身挎包里搜出了一把20厘米长的匕首和90余粒毒品麻黄素,所幸毒贩还没来得及拿刀就被他俩牢牢控制住了。

    小鲁分析,从毒贩把民警误认为接货人看,毒贩之间并不认识,刚抓获毒贩,交易人定不知情。小林打电话回派出所向所里寻求支援,在等待后援期间,小鲁和小林两人恢复了现场,并将毒贩带到了树林中进行突审。

    果然,毒贩交代其并不知交易人是谁,他是由中间人苏某介绍在这个路口等待,这次交易的毒品是10粒麻黄素。就在民警询问过程中,毒贩的手机铃声响了……

     悔了

    他被抓第二天孩子就满月了

    电话是中间人打来的,毒贩表示愿意配合。刚接起电话,那头就着急地问,为什么接货人还没有拿到“”。按照民警所教,毒贩回答:“我正在找,还没找到。

    “要不你把他号码发给我,我直接和他联系。”听到毒贩这样问,中间人很谨慎,没有直接将号码说出来。两分钟以后,毒贩的手机短信再次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中间人发来的,看来应该就是“接货人”。

    此时,派出所的支援民警已经到达了现场。毒贩的电话又响了,显示的号码正是中间人刚发过来的那个陌生号码。

    既然双方都不认识,小鲁就大方地接起了电话,不等对方开口,便先破口大骂:“你到底在哪里?怎么半天没见到你,你是不是骑着一辆红色摩托?

    对方愣了一下,说自己开着拖拉机,就一直在路边拖拉机里等着。

    小鲁回忆,在施勐公路进山入口处的确停着一辆拖拉机,里面坐着两名男子,刚才路过拖拉机旁时自己还回头看了一眼。明确了位置事情就好办多了,两人与支援民警迅速作了分工,临时制定了抓捕方案,驱车到了拖拉机旁边,见驾驶室有两名男子。还没等两名男子反应过来,就被民警抓获。

    经过审讯,抓获的两名男子苏某、杨某正是接货人。通过3名男子交代,民警又将中间人张某抓获。4人均吸食毒品,犯罪嫌疑人蒋某以贩养吸,平日里靠中间人苏某“介绍”买家,蒋某为张某免费提供毒品供其吸食,没想到这次误将派出所正在下乡的民警当成了买家,自投罗网。

    在看守所里,蒋某后悔走错了路,他说被抓的第二天就是自己孩子满月取名字的日子,想回家给孩子取个名字。但这次他回不去了。(春城晚报 记者崔敏 通讯员杨剑锋)

编辑:孙瑞婷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