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畔,传递维和“接力棒”——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完成第13次轮换交接

25.05.2015  14:46

美丽的地中海畔,海风习习,风和日丽。当地时间5月22日上午,在黎巴嫩南部辛尼亚村的中国维和工兵分队营区,我第十四批与第十三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轮换交接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联黎部队参谋长艾里克准将从中国第十三批赴黎维和部队指挥长唐兵上校手中接过联合国国旗,郑重地交到第十四批赴黎维和部队指挥长孙志上校手中,这标志着中国赴黎维和部队第13次轮换交接顺利完成。

5月19日,中国第十四批赴黎维和扫雷工兵分队第一梯队85名官兵到达黎巴嫩南部任务区,当天就与第十三批维和官兵展开一系列轮换交接前的准备工作。“交接,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要贯穿到工作的实地、实际和实处。”中国第十四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指挥长孙志对笔者说,双方除了交接文件资料、数据信息外,还把好的经验、工作重点、组织协调外事活动要注意的细节,以及要注意的事项等,都做了详细沟通和交流;明确交接程序和责任人,并采取“细化内容、现地核对、一对一交接”的方法,让交接工作实现“无缝链接”,传好维和的“接力棒”。

我们在这片雷场曾排除两枚诡计雷,要特别注意……”21日下午,第14批赴黎维和扫雷工兵分队工程师彭寿聪随交接组对“蓝线”最后一处雷场进行了接手,对雷场现地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漂亮的花朵、普通的石头,都有可能迷惑你的眼睛。”第5次参加维和扫雷任务的彭寿聪对笔者说,扫雷就是在刀尖上舞蹈,是与死神打交道的职业,对于新接手雷场的扫雷兵来说,现地交接所获得的准确信息,能有效降低扫雷作业危险系数。

很多工作细节都在交接中体现出来,为我们接下来高标准完成任务打下基础。”孙志指挥长告诉笔者,此次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由原来1个180人的工兵分队、1个30人的医疗分队,改设为1个180人的扫雷工兵分队、1个30人的医疗分队,新增1个200人的建筑工兵分队,总人数由原来的210人增加到410人。在接下来的8个月里,他们将继续执行联合国赋予的扫雷排爆、黎以临时边界标定、工程建筑维护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任务。(通讯员 凌涛 孟磊磊 叶洋萍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