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论坛:7年梦想照进现实

12.06.2015  10:11

昨日,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第七届经济走廊论坛在昆明举行,在各成员国轮流举办7年后,GMS经济走廊论坛回到了它的诞生地。

来自中国、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老挝6国的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学者等及亚洲开发银行代表围绕推动落实《经济走廊战略行动计划》、制定经济走廊具体项目试点概念计划、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平台、促进交通与贸易便利化合作、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开发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七年一轮回,当GMS经济走廊论坛重回昆明,许多当年的合作梦想渐成现实,而区域合作的前景也更加明朗。

重回原点信心满怀

对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第七届经济走廊论坛,昆明无疑是一个原点。论坛于2008年6月在昆明创建,每年邀请GMS各成员国部长,尤其是主管贸易、投资、交通运输、物流等部门的高级官员以及走廊沿线省区的高官出席会议,旨在建立一个长期、高效和务实的GMS经济走廊促进机制。站在原点回望7年,不难看到GMS国家向着更好地转化交通通道价值迈进的坚定步伐。

自创建以来,GMS经济走廊论坛在促进国际区域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示范和推进作用。在亚洲开发银行的支持下,次区域六国以论坛为平台和载体,在互联互通、贸易便利化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7年时间,许多当年遥不可及的梦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昆曼公路通车,会晒—清孔大桥化天堑为通途,无论是通关便利化还是国与国的制度对接,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GMS经济走廊发展计划中70%以上的项目已经完成,标志着GMS经济走廊的建设实现了重大进展,经济走廊正从概念走向现实。

在本次论坛上,GMS国家的部长们也纷纷高度赞扬了论坛对GMS经济走廊建设以及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推动作用。柬埔寨国务兼商业大臣孙占托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各成员国之间贸易和投资持续增长,各国人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走过7年,GMS经济走廊论坛无疑站在了一个更高的新起点上。2015年对于GMS国家是重要的一年,东盟国家正寻求在这一年实现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也将于年底前完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成员国在多年务实合作的基础上讨论如何进一步合作,商议具体合作项目的概念和计划格外重要。“此次论坛回到昆明,我们要进一步沿着经济走廊促进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创造更多发展机会。我们要启动新项目,使交通走廊成为经济走廊,让整个地区受益。”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斯蒂芬·格罗夫说。

怀着继续推动交通走廊升级为经济走廊的希望,与会部长们希望通过具体项目来推动经济走廊的发展与建设。这一次他们比7年前更有自信,也更加关注操作层面的问题,期待着再次从昆明出发。

经济走廊越走越宽

一份部长联合声明、两个行动纲领和框架文件,一天会期,时间短,成果丰。

围绕推动落实《经济走廊战略行动计划》,代表们讨论了GMS地区南北经济走廊、东西经济走廊、南部经济走廊的项目落实情况。他们认为3个经济走廊在互联互通方面成果丰硕,但是在贸易便利化、吸引私营部门参与等方面面临着挑战,需要长期、经常性地跟踪各项目的实施效果。

围绕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开发议题,各成员国代表分享了本国经济特区建设的经验,认可其对于吸引外国投资的独特作用,并认为合作双方要有共同愿景,积极沟通,在法律、政策监管等方面形成共识;同时,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跨境电商市场将迎来黄金发展期,要充分重视电子商务这种高效对接形式,为中小企业进入市场搭建渠道。

一带一路”建设也是与会代表关注的焦点,与会各国代表频频向中国代表提问。“次区域5国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受益者和参与者,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地区。‘一带一路’从理念上讲是推动包容性、可持续发展,从主要措施上看是推动互联互通,本届论坛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贸易便利化、促进相互贸易间的增长、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形成了共识,高度契合‘一带一路’的理念和目标,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产生重要作用。” 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孙元江说。

脚踏实地,部长们更着眼长远,期待通过每一次会见把经济走廊再拓宽一些,让通道真正“流金淌银”,让沿途各国人民真正受益。论坛通过的《部长联合声明》无疑最能体现这种努力。

根据《部长联合声明》,各国承诺将继续共同努力,将GMS交通走廊转变为经济走廊,寻找促进区内外贸易投资的途径;启动制订《交通与贸易便利化行动方案》,涵盖跨境交通工具、物资、人员流动等各个方面,提高次区域交通和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在具体国家建设特殊经济区,如双边经济合作区、边境合作区、工业园区等形式;各方还同意建立GMS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此外,《部长联合声明》还对强化经济走廊论坛机制建设、重启省长论坛、开展商品展等务实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规定。

从昆明再出发,GMS经济走廊论坛将踏上新的征程。

记者 王静 张若谷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