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棵界桩护卫滇池一级保护区 数百人负责日常管理

27.10.2014  10:49

   352棵界桩护卫滇池一级保护区 数

   百名“巡桩员”负责界桩日常管理

  志愿者体验界桩保护 供图

  滇池附近有界桩?是做什么用的?有多少棵?这,相信绝大多数昆明人都不知道。

  也许你常去滇池边游览,但你是否知道,那些不起眼的界桩,有什么用途?

  目前,滇池周边共有352棵界桩,设置界桩旨在确保滇池水域及界桩外延100米的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不受损害及污染。滇池边,每天都有数百名“巡桩员”巡查和管理这些界桩,确保其不受损毁。

   设置

   界桩分布在滇池流域范围的4个区县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4年11月,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启动滇池水体保护界桩重建工作,至2005年2月完成。此次重建的352棵界桩分布在滇池流域范围的四个区县。

  按照建设方案,重建界桩布设为:原滇池防浪堤边缘向陆地延伸100米后,确定滇池水体保护区界线;无防浪堤的滇池岸边,以1887.4米高程线向陆地延伸100米确定滇池水体保护区界线;界桩间距以能有效制止滇池水面或湖滨带受到故意侵害为原则,保护区界线为直伸状的部分界桩设置间距较大,弯曲部分地段界桩设置间距较小,一般为500米;村庄或居民地区内可不设界桩。“很多界桩都是分布在田间地头、山上以及公路边。

  西山区滇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区划调整后,在西山区范围内有127棵滇池保护界桩,分布在滇池草海、外海沿岸的海口、碧鸡、马街、棕树营、福海5个街道办事处,滇池保护界桩编号自205号起至332号。

  新埋设的界桩高大、醒目,柱石高1.5米,粗0.3米,由大青石打制而成。柱石嵌入基座0.3米,基座为混凝土浇铸,基座地上部分为0.6米,地下为0.6-0.8米;柱石向水一面有“滇池水体保护界桩第××号”字样,背水一面字样为“昆明市人民政府立2004年6月”。

   管理

   界桩上都有GPS定位系统

   损毁界桩最高可罚5万元

  “重建后的滇池保护界桩,交由辖区各街道办事处进行管护。”该负责人表示,2005年,碧鸡、海口、马街等沿岸滇池管理所招聘了83名滇池保护协管员从事辖区内127棵滇池保护界桩的管护、巡查工作。“滇池保护界桩巡查员主要负责定期查看滇池保护界桩是否完好无损,在界桩范围内是否存在违法建设,清理界桩周边的杂草等。

  该负责人表示,滇池的界桩每隔500—1000米就有一棵,每棵界桩上都有GPS定位系统,可以准确找到界桩的具体位置,禁止有损毁、移动界桩的行为发生。在界桩外延100米均为一级保护区,禁止任何污染滇池的行为发生。“‘巡桩员’每天都要巡查、守护着滇池界桩周边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着滇池。”

  近10年的时间里,在“巡桩员”的保护与巡查下,西山区共立案查处了破坏滇池保护界桩的案件7件,违法建设9件,拆除违法建筑物10000余平方米,有效地保护了滇池水质不受污染。

  据了解,《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以下称《条例》)明确,滇池保护范围分为一、二、三级保护区和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应当设置界桩、明显标识。明确滇池一级保护区为滇池水域以及保护界桩向外水平延伸100米以内的区域,但保护界桩在环湖路(不含水体桥梁)以外的,以环湖路以内的路缘线为界。

  《条例》提出,损毁界桩为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禁止的行为之一,明确损毁界桩等设施的行为,应责令改正,赔偿损失,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新闻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