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量身订制“拔穷根”

16.05.2016  20:51

眼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迪庆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打响决胜全面小康攻坚战,为贫困户“摘穷帽”—— 量身订制“拔穷根

共商脱贫大计 大力发展养殖业

今日看点

精准入户 查找“致贫因

5月初,记者来到迪庆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翻开《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花名册》,包村责任人、挂包村(组)、帮扶户、家庭人数等,一户一本脱贫账写得清清楚楚;精准贫困户32户116人,121名“挂包帮”干部,谁挂包谁家写得明明白白;在备注栏内,除写明脱贫计划外,还详细说明了帮扶户是符合条件的扶贫攻坚对象,还是政策兜底。

在帮扶对象上一定要精准定位,因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要‘靶向精准’,千万不能撒‘胡椒面’,要精准定位‘点线面’。”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格桑纳杰解释道,“”上对低收入人口实行高密度帮扶,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线”上划定低收入人口扶贫基准线,根据贫困村落、贫困家庭、贫困人口诉求,量身定做扶贫方案;“”上在实行政府兜底,通过直补方式助其脱贫的同时,逐步将无劳动能力、符合低保条件的低收入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把有限的资源真正用于最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众。

为力争农户切实脱贫、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开发区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构建和谐农村为目标,建立健全了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并对挂包长效机制、“转走访”工作流程步骤、领导挂包村及部门挂包小组等进行了明确,细心确定精准扶贫对象,认真制定帮扶措施,扎实开展帮扶工作。

在“转走访”工作中,开发区从“精准”入手,认真组织开展遍访工作,准确掌握贫困户信息。第一轮“转走访”,共走访24个村民小组635户农户,填写调查问卷635份,初步确定贫困户53户188人。开展“回头看”工作时,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认可,小组长、村“三委”和挂钩部门负责人签字,在全村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精准扶贫户32户116人。

礼仁村委会在开发区是出了名的贫困村,人均耕地虽然有2.5亩,但由于高寒的气候、贫瘠的土地、陡峭的山路将全村178户人家困在了贫穷之中。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局长李学忠说:“这些贫困户,可以说是多年扶贫剩下的‘硬骨头’,脱贫难度大,扶贫任务重。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深入农户细致入微地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并掌握村情民意后,共同协商扶贫工作思路,研究制定扶贫工作的发力重点和工作计划。

礼仁村委会主任丁玉忠说:“开发区干部加班加点与我们村干部共同完成了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完善和大数据信息平台录入、纠错等基础工作;还制作了便民服务联系卡,及时向贫困户告知驻村帮扶干部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有关信息,方便群众联系。这些措施的采取,为我们村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问需于民 攻坚“摘穷帽

扶贫不是造花瓶、建盆景。虽然我们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8200元,但还有32户116人挣扎在贫困线上。为此,我们要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扶贫方式,从瞄准区域具体到瞄准个体,量身定做,分类施策,找准一家一户的脱贫路径,才能让精准扶贫户早日摘掉‘穷帽子’。”格桑纳杰这样告诫“挂包帮”干部。

在礼仁村委会,因山高地少、土瘠民贫,群众种植传统作物的观念根深蒂固。“挂包帮”干部谈到发展经济作物致富时,村民们认为是瞎折腾。如何转变村民观念,带领他们脱贫致富?“挂包帮”干部一家一户收集意见和建议,使群众由怀疑变为了支持。

礼仁村委会龙洞村民小组村民雀建英家,原来打算养殖尼西鸡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挂包干部格桑纳杰发现她家仅有4亩贫瘠的山坡“鸡窝地”,发展种植产业不现实。但她家紧靠茂密的山林,发展养殖业前景良好,就问道:“你家这里山清水秀,想不想养鸡?”征得她家同意后,格桑纳杰正准备给“亲戚”家免费提供鸡苗时,可她家又不想养鸡了。问其原因,她的大儿子谷雀林说:“我家没有哪个懂得养鸡,发生鸡瘟怎么办?”格桑纳杰说:“只要你家愿意养,两弟兄脚勤手快,我会请技术员来帮你家规划鸡圈,教你们怎么养。”小儿子谷雀红因长期跟别人养羊,对牲畜养殖有一定经验,他便说:“我家还是养猪算了。”格桑纳杰说:“好!尊重你家的意愿,但请你两弟兄必须转变懒、散、慢的观念。”谷雀红阴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高兴地说:“你根据我家的需要,帮我家理清了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在你的指导下,我家两弟兄有信心把猪养好,赚到钱后再装修一下老房子,建盖一栋新房子。”这仅仅是开发区问需于民,找到了病因便对症下药的一个缩影。

记者来到鲁礼型一组,精准扶贫户贺有成一家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盖自家的新房子。他家4口人一直居住在3间不足80平方米的破旧祖房里,老两口体弱多病,还赡养着患有残疾的弟弟,生活十分拮据。贺有成说:“这里冬天特别寒冷,坐在家里烤火,背上和腿都是冷的。现在,我家正在建盖5间90多平方米的平房。”谈到建盖新房,他的儿子贺长青快言快语:“政府对我们太好了,我非常感激。我家房子破烂,政府就根据我们傈僳族的习俗,帮助规划建房;我们渴望早日脱贫致富,政府又帮助我们理清发展思路。

产业领跑 助推“拔穷根

沿金沙江畔蜿蜒的水泥路来到礼仁村委会,只见山坡上崭新的傈僳族风格民居错落有致,一块块零星的“鸡窝地”里,附子和金铁锁等中药材正茁壮成长。

近年来,开发区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有力促进了高寒山区、二半山区贫困群众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仍有极少数群众“穷帽难摘”、“穷根难拔”。开发区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100万元,对主动带动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的企业进行扶持的同时,又争取100万元推进产业扶贫措施落地,切实增强贫困户脱贫能力,实现长效脱贫。针对32户精准扶贫户,开发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结对单位根据农户意愿,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帮户措施;发展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养鸡等产业的贫困户给予适当补助,推动产业扶贫措施落地并产生效益。

礼仁村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放眼望去难觅平地,产业空间捉襟见肘。村干部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零星的“鸡窝地”,带领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去年3月,成立了鲁礼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当时,不少村民心存疑虑。合作社社员丁春茂说:“当初我对入社还有疑惑,但看到干部们劲往一处使,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就在干部“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赚”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产业基本走上了正轨。

格桑纳杰说,一个扶贫产业好不好,最终要看脱贫实效,要掀开“面子”看“里子”,多算算细账。如今,该合作社已流转土地500多亩。鲁礼型三组贫困户丁志文说:“我又不懂种植药材的技术,每亩地租给合作社有600元收入,在合作社中药材基地打工,每天能拿到110元的工资,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今年以后,我家就可以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了。

格桑纳杰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我们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扶贫工作有数字化的理念、精准的概念,紧紧抓住一个‘实’字,真正把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对任何一家贫困户都抱着不见实效不松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攻坚心态精准发力,彻底摘掉穷帽、拔掉穷根的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云南日报 记者 尤祥能 文/图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
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成立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8个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