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薇甘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07.02.2018  17:41

2018年2月2日,由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林地薇甘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评价由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评价会的专家由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骆有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星耀,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叶建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研究员陈晓鸣,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杨大荣,云南森林自然中心研究员刘宏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付斗等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研建了云南省林地薇甘菊监测预警技术体系,研发出"基于GIS的云南省林地薇甘菊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立了云南省林地薇甘菊测报点230个,形成了覆盖云南省的省、州、县三级林地薇甘菊监测预警体系。首次发现本土天敌昆虫薇甘菊颈盲蝽,阐明了其生物生态学特性,确定了其安全性、控制机理和控制能力,揭示了薇甘菊颈盲蝽对薇甘菊化学识别机制,研究并提出了薇甘菊颈盲蝽的林间保护利用技术,应用后对薇甘菊的控制率达70%,降低薇甘菊结实量75%。系统研究了中国不同群体薇甘菊的遗传多样性。对中国薇甘菊主要发生区云南、广东、广西和海南4个省份513个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首次揭示我国的薇甘菊地理种群有3个,入侵云南的薇甘菊与入侵广东、海南和广西的薇甘菊属于不同的种群,证实云南的薇甘菊来自于缅甸。提出了薇甘菊作为沼气发酵原料的新技术,明确了薇甘菊在不同温度下厌氧发酵的产气潜力;利用薇甘菊作为培养基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形成薇甘菊生产平菇技术;创新了薇甘菊资源化循环利用的途径。集成了薇甘菊的综合防治技术。提出了防治薇甘菊的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研制出复配药剂2种;优选出8种替代控制植物,提出了7种生态调控模式,对薇甘菊的综合防治效果达95%。发表论文22篇,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制订并颁布云南省地方标准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该成果在云南、广东等地广泛应用,使云南省林地薇甘菊发生面积已从2013年初的28.17万亩,降到2017年底19.26万亩。建立了林地薇甘菊绿色防控示范基地74个,举办林地薇甘菊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311期,培训技术人员21720人次。取得了重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地推动了我国林地薇甘菊防控技术进步。该成果在林地薇甘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

信息来源(单位名称):省林科院 | 作者:和菊 | 栏目编辑:周雯 | 栏目审核: 陈元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