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云南的扶贫“军令状”

27.02.2016  17:44

2015年是“十二五”收关之年,也是全国上下坚定信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起步之年。2月22日,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发布了一份“‘十二五’云南扶贫成绩单”。从数据来看,2015年全省103万人脱贫,云南农村扶贫对象人口规模下降至474万人,比2010年的1468万人减少了997万人,减贫规模近1000万人。


从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来看,2015年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圆满完成全省贫困人口减贫100万人以上、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的目标任务,也为“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在22日的云南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也明确2016年云南减少贫困人口120万人以上,实现1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目标,打响了“十三五”云南扶贫的开局之战。


   现状:2015年云南减贫103万人



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贫困人口数量居中国第二位、片区县和重点县数量居中国第一位,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1年以来,云南大力统筹整合专项、行业、社会扶贫资源,4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3.18亿元,通过整乡推进、雨露计划、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安居工程“五大品牌”建设,打造产业,加强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实现全方位扶贫。农村贫困人口减少440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747元提高到6314元,贫困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5年云南减贫103万人,减贫率达17.9%,减贫规模居全国第三。按照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5元(2010年不变价2300元)的全国农村贫困标准,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574万人下降至2015年的471万人;全省贫困发生率12.7%,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当年实现减贫103万人,减贫规模居全国第三,减贫率达17.9%。


云南扶贫开发“十二五”顺利收官,农村贫困人口呈持续快速下降趋势。从2010年末的1468万人减少至2015年末的471万人,五年累计脱贫997万人,累计减贫率达67.9%。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39.6%下降至2015年的12.7%,五年累计下降26.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5.4个百分点。


   计划:2016年120万贫困人口脱贫




22日下午,云南省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深化社会参与扶贫,实施好“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瞄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最困难的地方、最贫困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解决深度贫困摆在优先位置,集中力量打攻坚战。


云南省从2015年起,云南每年要有100万以上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5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40万人。到2020年,全省57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要全部摘帽、476个特困乡4277个特困村要全部出列。与此同时,云南省扶贫部门表示,今年将力争实现12个贫困县摘帽、12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


目前,云南仍有滇西边境山区、乌蒙山区、迪庆藏区、石漠化地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共涉及全省15个州市91个片区县,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在下一步工作中,云南扶贫开发工作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聚焦4个连片特困地区,做到水、电、路、能源、住房、信息、素质提高,产业发展8个扶持到村到户,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工作格局。


滇西边境片区 产业扶贫是真正的“造血


该区域包括10个州市60余个县区数千万各族群众,集边境和民族地区于一体,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中边境县数量和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片区。


   1 推进“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精准扶贫




给“直过民族”建档立卡,制定实施全省少数民族脱贫发展总体规划、《全面打赢云南“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和9个“直过民族”精准脱贫实施方案,确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对三个以上“直过民族”或人口较少民族10万人以上实施帮扶,启动实施西双版纳州3个“直过民族”村精准脱贫攻坚试点。


   2 推进革命老区扶贫




探索革命老区红色民生、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四位一体”扶贫开发模式。实施59个革命老区县(市、区)和36个革命老区乡(镇)综合发展计划。



乌蒙山片区 精准“滴灌




乌蒙山片区包括云、贵、川三省毗邻地区的38个县(市、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


改变乌蒙山片区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变“大水漫灌”扶贫为“滴灌式”的精准扶贫,瞄准乌蒙山片区综合施策,理清发展思路、培育主导产业、提升基础条件等方面展示作为,帮助片区进一步提升发展内生动力。因地制宜,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探索贫困开发新路子。



迪庆藏区 推进特色农业、生态移民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藏、川三省区结合部,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6%,是我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高海拔山区,自然条件特殊,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发生率较高。扶贫策略


计划制定《云南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特色农业、生态移民、对口帮扶。



石漠化片区 建成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滇桂黔石漠化云南片区,涉及曲靖、文山、红河3个州市的12个县(市)、139个乡(镇、街道办)、生活着507.66万人,有107万多群众处在贫困线以下。


该片区是云南石漠化最集中、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同时也是我省“东大门”和“出海口”,是我国通往南亚、西亚的陆路通道。


目标是是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通边达海重要通道;建成高原石漠化治理、水利建设与扶贫攻坚示范区,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成绩:五年脱贫997万人



十二五”时期云南省扶贫攻坚成绩斐然,全省近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五年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十二五”以来,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呈持续快速下降趋势。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从2010年末的1468万人减少至2015年末的471万人,五年累计脱贫997万人,累计减贫率达67.9%。贫困发生率从2010的39.6%下降至2015年的12.7%,五年累计下降26.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5.4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五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五年累计增幅达到117.5%,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累计增幅高26.8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6.8%,比全省农民收入年均增幅高3.1个百分点。



   云南多举措助力扶贫开发



   1 云南“双轮驱动”加速连片特困地区脱贫


日前,在中央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上海市和社会各界对口云南帮扶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全省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区域开发、精准扶贫“双轮驱动”,以滇西边境片区、乌蒙山片区、迪庆藏区、石漠化片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确定了省级领导挂片联县的片区推进工作机制,采取超常举措加大扶贫力度,先后投入扶贫开发资金3022.6亿元,在91个县(区)实施大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能力提升等工程建设。3年来,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91个片区县人均GDP从12411元提高到17054元,贫困发生率由32.2%下降到20.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3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服务保障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2 云南省立法规范农村扶贫开发





2014年7月31日,云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云南省第一部规范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地方性法规《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云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于2014年7月27日起施行。


条例》共6章33条,分别为总则、扶贫措施、项目和资金、管理和监督,法律责任,附则。主要内容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必要的工作经费纳入了同级财政预算,建立了农村贫困地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贫困影响评价和扶助补偿制度,明确了金融、智力支持和用地保障等措施;统筹整合专项、行业、社会扶贫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监察、审计等制度。并明确,省级财政每年投入的专项扶贫资金按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云南省专项扶贫资金30%的比例予以配套。


   3 云南11州市先后签订廉洁扶贫协议





云南省扶贫办已经与11个州市纪检监察部门相继签订了廉洁扶贫行动合作协议。


云南省扶贫办与昆明市纪委监察局签署的合作协议包括:着力构建协同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格局、促使“三项廉政制度”紧密结合、推进阳光扶贫工程与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紧密结合、强化廉政文化建设和切实维护贫困群众利益5个方面的内容。协议还明确了签约双方的责任。


(综合中新网、云南日报、春城晚报、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