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的大前景——剑川县甸南镇龙门村“红色乡村幸福家园”示范区建设侧记

03.08.2016  11:36

 
  通讯员 吴剑熔 杨冬霞

  “石龙古寺”、“剑川西湖人民革命纪念碑”、“剑川自卫团整编扩军遗址碑”……走进剑川县甸南镇龙门村,革命老区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村离县城只有3公里,‘四二’武装起义时,石龙古寺是起义队伍的第一个营地,还在这里设过指挥部。寺前的革命烈士陵园里还安葬着6位革命烈士。”村主任施剑斋介绍道。

  龙门村是剑川县甸南镇的一个行政村,辖4个自然村,全村共有462户,总人口1416人,群众收入以养殖业及烤烟、泡核桃种植和木雕产业为主。虽然属于坝区行政村,但全村的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低于全县水平。据了解,该村在2014年建档立卡识别中还有贫困户29户、109人,贫困发生率为7.7%。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围绕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针对龙门村实际精准施策,今年4月在该村实施了“红色乡村幸福家园”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926.97万元,建设特色产业增收、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社会事业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五大工程,覆盖龙门村委会4个自然村,并将辐射带动周边的西中、朱柳、兴水、文华、向前等村委会。

  在整个示范区建设中,特色产业增收工程计划投资109.97万元,种植业方面发展经济林果种植、附子种植和烤烟种植,养殖业方面扶持55户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143头,同时扶持32户贫困户新建卫生厩,对40户贫困户发放200万元贴息贷款扶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投资1272.49万元,除进行沟路配套建设、水利建设、农业扶贫开发项目外,还将实施革命历史展馆放映厅及附属设施项目、滇西北革命雕塑群、红色文化陈列室建设、革命纪念碑建设等项目。人居环境改善工程计划总投资394.51万元,将进行红色文化路宣传绘画、历史故居改造建设、扶贫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社会事业工程计划总投资96.6万元,将实施红色校园建设项目、雨露计划项目、社会兜底扶贫补助资金及红色文化宣传文艺队和基层党建、科技培训。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计划投资53.4万元,将进行古树名木保护工程、道路绿化亮化、公用垃圾桶布点和公共厕所建设。

  目前,省级项目补助资金500万元已经到位,农业扶贫开发项目新建灌溉沟渠5条、机耕路8千米和改造中低产田1200亩的任务已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拆除重建的10户农户已完成入户调查。该村正在进行房屋拆迁协商工作,准备红色革命历史纪录片拍摄方案,搜集展览馆的历史文物等。

  “通过红色乡村幸福家园项目,我们相信古老的龙门邑一定会散发新的魅力,走上幸福大道。”施剑斋充满信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