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惕碚院士谈探索宇宙背后的“创新”密码

29.10.2016  09:41

云南网讯(记者 王海龙)“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看似简单的小问题,却可能是现有科学理论尚未解决的大问题。” 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高能天体物理学家李惕碚莅临云南科学大讲坛,为昆明市民和云南高校学子带来题为《探索宇宙——从高山到空间》的演讲。在演讲中,李惕碚通过亲身经历,着重探讨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并在工作中敢于挑战权威、不断开拓创新。

在演讲的一开始,李惕碚院士回顾了他在云南东川高山宇宙线观测站的工作经历。李惕碚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云南高山宇宙线观测站工作,而工作中的一个偶然发现令他兴奋不已,虽然后来没有被认定为新的重大科学发现,但是促使他认真研究科学领域的每个细小问题。“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看似简单的小问题,却可能是现有科学理论尚未解决的大问题。” 李惕碚结合亲身经历诠释了科学家严谨的科研态度。

李惕碚院士还在演讲中着重探讨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并在工作中敢于挑战权威、不断开拓创新。他一直强调:探究基本问题。读经典,不迷信经典。李惕碚建立了银河γ射线的统计模型,给出银河宇宙线产生γ射线的定量估计,指出欧洲COS-B卫星发现的γ射线源约有一半是错的,经过多年争论后被观测证实;发现美国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卫星WMAP存在严重误差,更新的宇宙学参数值被其后的Planck卫星证实……挑战权威让李惕碚屡次成为争议焦点,而他却认为“成为争议焦点比追随潮流更有意思”。

李惕碚院士凭借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精湛的学术造诣,在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方面取得诸多建树:建立了准确处理稀有事例的置信分布方法;导出了估计对象-背景观测可靠性的公式,已成为处理高能天文和超高能宇宙线数据的标准方法;建立了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方法;发展了在时域上研究快速变化现象的时间尺度谱方法……而创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创新受到冷遇甚至压制是常见的”,李惕碚院士与现场听众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