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李心草用交响乐把耳朵叫醒 聂耳音乐周昆玉两地同启 国家交响乐团献上华美乐章

19.07.2017  12:12

今年5月,李心草在妈妈的陪同下参加了本报2016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颁奖礼。  

记者 杨茜 马军艳 崔敏 杨兮 文 龙宇丹 摄

云南网讯

昨晚,昆明、玉溪两地不少市民大饱耳福——由国家交响乐团带来的玉溪音乐会《致敬聂耳》,让玉溪市民享受到了一场国际级的音乐盛宴;而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也派出74人的演出阵容,在云南大剧院为市民送上一场难得的交响音乐会……第五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采取“一体两翼”的方式,在昆明与玉溪同时开启,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等你来欣赏。云南籍指挥家李心草表示,能带团到玉溪演出,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每一场音乐会可能都不会是最完美的,但是我希望玉溪音乐会能够更加接近完美。

昨晚,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亮相玉溪,在著名指挥家李心草的指挥下,演绎了多首改编自聂耳作品的交响乐以及多部世界经典曲目,其中还有不少作品是作曲家在云南采风期间创作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国家交响乐团作曲家张朝根据聂耳作品改编的《梅娘曲》和《金蛇狂舞》两首交响乐作品。

在昆明,第五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2017昆明聂耳音乐节开幕式大型交响音乐会也看点十足——整个音乐会由《心弦这里奏响》、《难舍乡音乡情》、《筑梦新的征程》、《在你伟大的怀抱》等篇章组成。《难舍乡音乡情》里,昆明经典音乐作品的代表——《滇池圆舞曲》唱响在音乐厅,聆听着这样的音乐,让人脑海中满满都是滇池美景。

专访

演奏家是没有童年的。如果想在音乐上有所成就,从四五岁就要开始大量练习,哪怕是坐在最后一排拉一辈子琴,也得付出十足的努力。

闪光的云南时光 成就了现在的我

由李心草担任指挥,让《致敬聂耳》音乐会有了特别的意义。因为他与这位伟大的作曲家颇有相似之处:同是出身云南,同是年少成名。

23岁,李心草成为中国中央芭蕾舞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28岁,率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世界各地进行访问演出。2016年G20峰会文艺晚会上,随着中国美惊艳世界,也让更多人记住了这位云南籍指挥家。而在此之前,他早已被乐坛视之为当今出色的指挥家之一,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悉尼歌剧院等数十座世界顶级音乐场所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成功必定是100%的天赋+100%的勤奋。”今年5月回昆参加本报2016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颁奖礼时,他这样告诉记者。说这话时,妈妈李吟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脸上的微笑透着欣赏。曾几何时,她虽然是音乐老师,但对儿子走上音乐这条路充满纠结……

初一那年,云南省艺校到保山招生,李心草自己做主参加报考。录取通知书寄到家了妈妈才知道,但对此并不支持。如今72岁的李妈妈回想起这事,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学音乐,地域差异很大,在云南学和在外省学效果差得很多。而且李心草的文化课成绩不错,数理化是他的强项,我觉得儿子可以走音乐之外的道路。而且我知道,如果选了音乐,那必定是一条艰难之路。

多年以后,李心草对妈妈当年所说的“艰难之路”有了更多体会——“演奏家是没有童年的。如果要想在音乐上有所成就,从四五岁就要开始大量练习,哪怕是坐在最后一排拉一辈子琴,也得付出十足的努力。”所以在少时玩伴的记忆中,大院里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却总见李心草在家门前一个人专心地练习长笛。

哪怕如今他已声名远播、享誉世界,依然过着这样毫不松懈的苦修生活,“我每天几乎都是一样的,除去日常作息,就是读谱-排练-读谱-排练,不断重复。

说起对儿子的教育,作为音乐老师的李吟梅,关注更多的是儿子成长过程中的那些小细节,她的要求汇聚起来就是4个字:“要走正道”。

妈妈看着很温柔,其实还是很严厉的。”说这话时,李心草顽皮地眨了眨眼。记得小时爱看电影,有一次,妈妈答应他先出去玩一会儿,回来做完作业就可以一起去。结果李心草直到电影快开演了才回来,妈妈便罚他独自在家写作业,自己按原计划去看电影了。这让李心草印象十分深刻,此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事。

不过,只要是儿子走正道的事,她都会选择支持,不管是选择音乐,还是选择指挥,抑或是出国学习。对此李心草一直心怀感激,感谢妈妈给了自己选择的机会,更给了自己遇到困难时的坚持和鼓励。

对话

记者:1983~1988年在云南省艺术学校读书的经历你在很多场合都曾说,那段时光对自己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心草:当我20多岁站在国家级交响乐团的指挥席上,很多顶级老音乐家们评价说这个小伙子对指挥很有经验。那些经验哪里来的?都是在昆明西山脚下的学校里积累来的。我很感谢那个时代,感谢学校那个环境。那些年积攒下来的经验,是最宝贵的。因为在那个年龄学到的东西,一生都不会忘记。

记者:相比现在的孩子都在争取更加开放的学习空间,这样的学校环境听起来有些封闭。

李心草:音乐表演艺术在舞台上展示的只是短短一瞬间,但在舞台下,是日复一日的艰辛付出与枯燥重复。可能艺术家的生活是最平淡无味的。所以当时学校(云南省艺术学校)的环境非常适合我。换做现代,换个环境,我可能就无法成为现在的样子。

记者:你一直致力于推动高雅音乐进校园,对于高雅音乐在云南的推广,你怎么看?

李心草:2011年我曾回到保山演出。当时是在体育馆里,主办方担心演出到一半人就走了,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刚开始场内很喧闹,音乐响起后,场内逐渐安静了下来。两个小时的演出,已经让观众们对交响乐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剩下就是如何提高演出质量,让人们享受好的交响乐,从而喜欢上它。保山尚且如此,昆明的情况就更加乐观了。

记者:你今后的目标在哪里?

李心草:对于指挥来说,真正的黄金时期是70岁以后,我的路还很长。但说到目标,我没有。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或者说是走一天是一天。那也是慢慢在进步。

记者:回到云南你最期待的事是什么?

李心草:和同学聚会,大家还像以前一样,在一起很开心。

记者:吃家乡菜吗?

李心草:吃啊,最爱吃薄荷炒肉,有它一切搞定,而且我们家有秘制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