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冶安宁校区机房变网吧 不少学生逃课打游戏
反映
学生在学校就能打游戏
近日,张先生向本报反映,其子小张在两年前高中毕业,考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小张就读安宁校区,那里环境优美,离城区较远。起初去上学,我们就想着这个地方偏僻,适合孩子专心学习,哪不知去了就更爱打游戏了。”张先生说,他没有料到,儿子到安宁上大学,打游戏的时间反而比以前在城里多了。
归结儿子在学校频繁打游戏的原因,张先生说,昆冶安宁校区有个创新楼,该楼第四层是电子阅览室和计算机实训室,全校学生都在此处上计算机课,一层楼的计算机有四五百台。让张先生不能接受的是,学校宽敞明亮的电子阅览室,除了平日间上课以外,还对学生进行有偿经营,只要学生用学号办理一张上网卡,支付每小时2元钱的上网费,就可以到电子阅览室上网、打游戏。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为他打游戏这个事情费心,以前娃娃在身边,有老师和家长监管,总是有节制的。但现在上了大学,家长离得远管不到,学校不但不严格监管,还公然将教学用途的电子阅览室提供给学生上网打游戏。学校教学用机房变得跟网吧没什么区别,学生都不用出校门,在学校就可以打游戏了。”张先生说,校方给学生提供打游戏便利的行为,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张先生反映,其子小张从去年上学以来,就频繁跟家里要零花钱,而这些钱除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开支以外,绝大多数被用于上网打游戏,以及在打游戏过程中用于买装备的开销。 据张先生说,在昆冶安宁校区,和小张一样迷恋打游戏的男同学不在少数,他们在校期间除了上课和休息,还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校电子阅览室打游戏。“甚至在去年,学校电子阅览室还通宵开放,只要学生交钱,打一整夜游戏都没问题。”张先生说,这让很多学生家长愤怒不已,经过家长们投诉后,今年学校终于有所整改,虽禁止了学生通宵上网,但仍然让学生在上课时段上网、打游戏,此举也让不少家长担忧不已。
暗访
不少学生逃课打游戏
都市时报记者根据张先生提供的线索,于上周四上午10点30分左右来到昆冶安宁校区进行调查。该校坐落在安宁教职园区,距离安宁市区有一段距离。
进入学校大门,记者向一名男同学寻路,问创新楼怎么走。被问路的男同学有些迟疑,说自己是新生,还不太熟悉。当我们再一次问可以上网的地方时,该名男同学突然想起,指引了一个方向。
几分钟后,记者来到创新楼再次询问“哪里可以上网”,一名女同学指引说四楼。创新楼内,距离电梯较近的一处楼层导引标注着“创新大楼四楼电子阅览室实训机房平面布置图”,按平面图所示,该楼四楼除了一个卫生间和两个楼道,一共有九间计算机实训室,一间机房管理室。距离该楼层卫生间较近的两间教室,则只简单标注“410”和“411”。
上午11点,该楼层计算机实训室大多用于教学,有少数学生在没有老师讲课的计算机实训室后排打游戏。走进410和411两间教室发现,这两间教室坐着的清一色是男生,而且都在打网络游戏,没一人做与教学相关的事项。在两间教室的电脑桌上,零星摆放着学生用过的烟盒、饮料等物品,每台电脑的显示器上配置有摄像头。
接近中饭时间,几名男学生暂停游戏,将电脑设置成待机状态后离开。对于学生上网打游戏的费用,一名男同学说2元一小时,可以从上午玩到晚上11点,周一到周日都可以。但对于每个月打游戏的花费,该生只说上网费不贵,玩一天也就10多元钱。
再访
教室关着门仍传出游戏声
记者到机房管理室询问上网事宜,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学校电子阅览室仅对本校学生开放,学生凭学号可以办卡,外来人员不能在电子阅览室上网。
而除了创新楼以外,昆冶安宁校区的图书馆也有专门的电子阅览室可供学生上网。与创新楼不同的是,图书馆大厅有保安值班,学生需要刷卡才能进入。据一名同学说,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专门有标志提醒学生“请勿玩游戏”,学生进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就不可以跟在创新楼一样自由打游戏。
昨日下午3点半左右,记者再一次来到该校创新大楼四楼。同样是在上课时段,但该楼层9间计算机实训室均没有同学在打游戏。先前学生打游戏比较集中的410和411两间教室都关着门,敲门也没有人应答。但记者站在门外,依然可以听到有学生在里面打游戏的声音。下课铃声响起,有学生陆续从计算机实训室走出,在410和411打游戏的同学也跟着开了门。校方完成教学任务收取服务费被允许
昨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根据云南省高等学校服务性收费管理办法规定,高校计算机室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后,可以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操作和互联网服务,并可收取上机、上网服务费。该名负责人表示,目前学校仅在学生课余时间,开放部分计算机室供学生上网,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那些课余需要上网,自己又没有电脑的学生的需求。
针对学生在上课期间到电子阅览室打游戏的现象,该名负责人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现在大学生都已经年满18周岁,是成年人,我们更提倡学生自我管理,学校不可能任何时候都监管到每一个学生。”此外,该名负责人表示,针对家长反映的情况,学校今后会加强管理,也希望遇到这些问题的家长主动和学校联系,加强双方沟通,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角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记者 刘玲)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