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正在合肥研发 拥有“大白”不是梦

14.07.2015  18:37

    1996年的春晚上,郭达、蔡明的小品《机器人趣话》让观众捧腹大笑,至今难忘,蔡明扮演的机器人保姆不仅能端茶倒水、捏腰捶背,还长相靓丽,能说会道。如果说彼时大多数人对机器人还是怀揣期待,那么现如今,很多技术已经在机器人身上变成现实。诞生于合工大的机器人不仅能干活,还会“读心术”,它能感觉到主人的情绪,还能根据主人的喜好做出动作“讨好”主人。科大讯飞则正在进行机器人“超脑”工程,给机器人装上“大脑”,让它们学会理解与思考,不仅可以阅卷改作文题,还可以化身“大白”,成为虚拟医生。

    有表情的机器人 有助于跨越“恐怖谷

    “任思思姑娘”和“任福继博士”是2013年落户合工大情感计算研究所的。昨天,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向到访的记者展示开心、生气、惊讶等情绪。合工大情感计算研究所所长孙晓介绍,现在这两款机器人可以表达6种情绪,并能从人的语气、说话内容以及表情感知到人的情绪。

    在机器人外形与动作越来越接近“真人”的时候,日本研究者曾提出“恐怖谷理论”——人会感觉机器人像“僵尸”一般。孙晓表示,让机器人能够感知情感、表达情感,有助于帮助人类跨越对机器人的“恐怖谷”效应。

    孙晓介绍,合肥工业大学情感计算研究所主要从事先进智能、情感计算、大规模知识获取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并以研制具有情感的先进智能机器人(情感机器人)作为核心应用点。目前研制的人形情感机器人平台,通过文本内容、音频特征、面部表情特征等,判断人的情感状态。比如,“今天天气真好!”当人说这句话时,能“读心”的机器人不仅能理解文字内容,还能通过摄像头捕捉到人的笑意、感知语气的不同,从而判断人要表达的情感。

    “目前,情感机器人全身有48个自由度,面部有12个自由度。”孙晓介绍,比如,微笑的时候算一个自由度,眼皮睁开合下算一个自由度。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