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大师段国梁:五十年雕刻华美人生

09.09.2015  16:35

      □ 本报通讯员 吴剑熔 文/图
      一块平淡无奇的长方形木块,在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的凿刀下,渐渐生动起来,七八层精雕细刻后,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花鸟挂屏。这是段国梁对剑川木雕艺术创新的成功探索,木雕产品的艺术性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产品价值也成倍上升。
      1964年,16岁的段国梁拜师开始学习木雕手艺,当时他没有想过,多年后通过自己不断地钻研和努力,会在剑川木雕历史上掀开崭新的一页。“我先后拜师杨正坤和段笏传,早年对建筑木雕和仿古家具充满了兴趣,还学会了‘木纹漆’的技术。”段国梁没有谈及学艺的艰辛和不易,但在轻描淡写间能感知的是竭诚付出后的水到渠成。
      1986年,精湛的技艺、进取的精神,把这个年富力强的能人推向了更重要的岗位——担任剑川民族木器厂厂长。
      1986年之前,剑川木雕主要以做大理石镶嵌家具为主,1986年以后开始侧重古建筑重建。为了完成大量的订单,木器厂开始广泛招收学徒,这些学徒现在已成长为剑川木雕行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与此同时,段国梁开始另辟蹊径,成立了小件木雕车间,开发小件工艺品。博采众长的创新使剑川县民族木器厂经营得风生水起,职工也从40多人发展到260多人。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5年我创办了自己的工厂——剑川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段国梁介绍说。白手起家万事难,然而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昆明西山华亭寺大雄宝殿重修的木雕工程为新厂注入了第一笔资金。工程完美地展现了他带领的团队的才华和艺术成就,工程结束,订单也纷至沓来。工厂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也为段国梁走上木雕艺术创新之路提供了可能。从小件到壁挂挂屏,从简易的金花阿鹏人物雕刻到风格迥异的人生百态,结合现代元素,段国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样精巧的七八层雕花四条屏,近10年来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好评。
      段国梁一直行走在探寻之路上。上世纪90年代花鸟雄狮十件套、《张胜温画卷》等作品,奠定了剑川木雕成为“中国八大木雕”流派之一的坚实基础。2006年,凭借《博古四条屏》,段国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在段国梁看来,工艺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是弘扬剑川木雕文化的必由之路。2015年,剑川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更名为剑川兴艺木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基地+农户的营运模式,使600多工匠从中受益;公司开办的残疾人木雕技术培训班已到了第六期,很多残疾人依靠一技之长渐渐自立自强;公司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30多件作品惊艳亮相德国柏林。
      “50多年了,我一直和木雕为伴,一笔一画,一刀一凿都浸透了我的喜怒哀乐。我为木雕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非常希望多发现和培养真正用心的人,毕竟一个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更多高尖端的人才。”作为剑川木雕的领军人物,段国梁对剑川木雕文化日益繁荣发展的前景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