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云南曲靖恢复湿地草地7000亩 专项保护黑颈鹤

14.10.2016  19:41

10月13日,记者从曲靖市人民政府2016年环境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做好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云南曲靖争取到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专项资金895万元,成功恢复湿地草地7000亩,推进黑颈鹤科研监测,建成保护区视频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开展卫星跟踪监测及环志研究。

曲靖市人民政府2016年环境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曲靖实行生态保护分区管理,根据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生态环境状况,将各县(市、区)分别划定为环境质量改善核心区、污染治理重点区、绿色产业发展辐射区。同时,还扎实推进绿色生态创建工程,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3所、绿色社区2家,省级绿色学校62所、绿色社区17家,市级绿色学校316所、绿色社区47家,省级环境教育基地4个;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35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市级生态村380个。

曲靖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庆东表示,“十三五”期间,曲靖将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科学划定禁止开发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生态红线,明确红线区域准入事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整合资源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乡、整县推进工程,加强农村环保技术服务,因地制宜推广“两污”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方式,开展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试点。此外,还将积极推进南盘江、牛栏江跨界河流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开展南盘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试点。

与此同时,曲靖还将理顺环境监管机制,建立曲靖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