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对口帮扶昆明三县区 合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0.06.2019  09:03

从今年开始,东川区洒海村管家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光玉就计划利用河谷干热地貌增加热带水果种植面积,给他启发的是不少省外帮扶单位在辖区开展的特色农业种植产业培育范例。近年来,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代表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已成为昆明高质量脱贫攻坚的重要助推力。持续实施的产业、就业帮扶,让贫困地区转变了发展观念,让各界的帮扶合力,转变成贫困地区新的发展动力。

帮扶协作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禄劝县茂山镇的一处育种基地里,村民张爱莲正忙碌着,除草、土壤管理……闲时到特色生物育苗基地上班,她每年可以增加1万多元的收入。“基地初步用工50人左右,其中还培养出了4名育苗组培技术工人。”禄劝普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伟明介绍,就是这个去年在禄劝县投产的特色生物种植育苗基地,仅第一年就实现了近80万元的收入。目前,该基地从澳大利亚、荷兰等地引进了104个水果新品种,今年还计划引入10个新品种。

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计划投入资金1260万元,扶持禄劝县4个乡镇的特色农业发展。作为普陀区对口帮扶的重点项目之一,普林生物基地也是普陀区招商“牵线”的一个成果,该基地采用“企业+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初步实现4个乡镇土地流转380亩,土地租金每年约57万元。项目完全建成后,预计将为周边带来300个用工岗位,每年新增劳务收入400万元。

屏山街道马鞍鞒村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茂山镇竹篾加工扶贫车间、转龙镇大水井村蔬菜种植基地……禄劝县扶贫办工作人员杨全智的工作手册里,记录着一项项重点工作内容,在普陀区的帮扶下,禄劝县已经率先在茂山等4个乡镇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普陀区今年将在禄劝县开展10个帮扶项目,其中产业和社会发展项目9个。在5月下旬普陀区党政代表团来昆明开展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调研中,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敏浩表示,作为对口东西部扶贫协作单位,普陀区将继续在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助推昆明三县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更新发展观念  增强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来自上海等地的先进技术和思想观念,正改变着贫困地区群众的发展观念。

东川区阿旺镇岩头村,一排排红豆杉整齐排列着,平整好的土地上,村民正进行金丝黄菊苗栽植前的准备工作,这是普陀区在东川区重点帮扶发展的种植项目之一。目前,一个具有彝家特色的休闲山庄已进入试运营阶段,成了云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代表。

种植基地引入红豆杉和金丝黄菊,每亩产值预期比过去增加10倍以上。”项目负责人邵天稳介绍,依托种植产业发展起来的彝家风情乡村旅游,每年可以带动岩头村106户325人实现就业。

以普陀区为代表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在带来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发展观念的改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思路,成了贫困地区群众最先接受的新思路。寻甸县瑞驰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受益者,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吸引当地53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年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从源头提升了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内生动力。

5月28日,在普陀区党政代表团赴昆明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调研的当天,来自普陀区教育界的专家还在寻甸县为当地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在与昆明三县区集中签订的教育帮扶协议中,普陀区将围绕质量问诊、职教合作、名师名校长培养等进行精准帮扶。普陀区教育局局长范以刚介绍,通过探索职教等方面的教育合作,普陀区将帮助昆明三县区培养技术人才,提高贫困地区发展的人才支撑。

精准帮扶推动区域持续发展

在东川区驻高新区就业扶贫基地内,几名安保学员正在展示培训成果。

今年以来,该基地针对沪滇两地用工需求集中开展针对性培训,目前已经组织叉车培训100人、家政育婴培训各200多人,部分劳动力还前往上海大众等龙头企业就业。今年东川区将计划组织沪滇劳务协作招聘会5次,计划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

就业帮扶不仅可以培养贫困地区群众自力更生意识,也能形成示范,带动更多贫困群众通过就业脱贫。”调研中,普陀区党政代表团成员、新湖慈善基金会负责人黄立程表示,下一步,他们还计划在建筑、制造等领域与三县区集中开展“订单式”就业帮扶,帮助昆明贫困地区实现更多劳动力转移就业。

开展扶贫协作以来,普陀区帮助昆明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5830人,实施扶贫项目20个,而在各对口帮扶单位的努力下,昆明还动员了464家民营企业(商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带动全市成立农村致富带头帮扶协会(组织)570个。

持续帮扶协作,也让帮扶合力转变为区域发展新动力。普林生物基地的工作人员正在规划下一步发展:凭借当地适宜的气候优势,依托建成的育苗基地,计划吸纳更多农户加入。谢伟明介绍,普陀区今年持续的资金、技术支持,也是他们合作社发展的最大底气。

今后,昆明将与普陀区构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共建体系,进一步完善交流机制、丰富合作内涵,同时开展更深层次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真正将社会各界的帮扶合力转变为持续进步的不竭动力。(昆明日报 记者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