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唱特色戏 走品牌路

10.11.2015  11:00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为引领,以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契机,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为载体,以打造品牌农业为突破口,普洱的品牌农业发展“蝶变”效应一波连着一波。

  走绿色有机品牌之路

  市委书记卫星指出:“品牌是信誉的标识、荣誉的象征,更是诚信的体现。品牌代表的是品质、是形象、是信赖,一句话品牌就是实力。”无数事实证明,谁拥有品牌,谁就拥有市场、具有竞争力,谁就能抢占制高点、领跑发展。

  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机遇,以“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强化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突出优势产业特色,培植生态绿色品牌”为目标,把普洱茶、咖啡、烟草、蚕桑、核桃等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致力于叫响无公害、绿色、有机、健康四张“名片”,全力推进农产品品牌打造和“三品”认证,在优势资源的发挥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加快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走产业化、品牌化路子;另一方面着力打造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中心,并引进了一大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如柏联、天土力、汇源、星巴克等。

  普洱与天士力集团共同研发打造的茶叶新品“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就是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突围的成功典型。该品牌经过科学配方、现代生物发酵、数字化萃取,打造了醇香悠远,品饮甘美的纯天然健康饮品。

  “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仅是普洱打造的众多农业品牌中的一个。普洱以庄园经济建设为抓手,加大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培植力度。据统计,普洱现有农产品品牌419个,其中,茶叶品牌312个,咖啡品牌49个,粮食品牌6个,蔬菜品牌4个,其它品牌48个。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已发展到450个,龙头企业192个,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27家,全市共有72种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1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6种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20个,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的29个。

  着力发展绿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普洱市深入实施“以茶名市,以茶兴市,以茶富市”战略,建成了普洱国家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茶产业逐渐成为普洱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有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普洱市有茶园面积157.4万亩,同比增长1.2%,其中,投产141.3万亩,同比增长3.8%;完成干毛茶产量9.6万吨,同比增长7.6%;实现总产值107.52亿元,同比增长25%。

  作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生产区和咖啡贸易集散地,截止2014年底,普洱咖啡种植面积达75.7万亩,投产40.23万亩,产量3.99万吨,总产值12亿元;出口2.82万吨,创汇6900万美元,普洱咖啡出口到美洲、欧洲、亚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普洱的咖啡产业惠及全市10县(区)83个乡(镇)7.5万余户25.15万人,同时带动缅甸、老挝等周边国家种植30万亩。普洱与雀巢、星巴克等世界咖啡巨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成了国家咖啡质量检测中心和国家咖啡重点实验室。

  景谷、墨江县等地生产的罗非鱼“借船出海”远销欧美,对普洱“大农业”影响深远。目前,随着世界鳕鱼资源的减少,欧美、日韩等白鱼肉市场一直在寻找新的替代品,罗非鱼以生产成本低、生产量大,肉质细嫩、骨刺少、无残毒等特点成了新的首选鱼种。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巨大,为普洱渔业“走出去”和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商机。云南海王水产公司建立了3万口网箱养殖基地,年产罗非鱼10万吨,生产鱼片4万吨,主要产品速冻罗非鱼片、条冻罗非鱼获QS认证HACCP证书,出口墨西哥、美国、安哥拉、埃及、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此外,普洱的粮食、烤烟、蚕桑、橡胶、蔗糖、生物药业、木本油料等特色农业也竞相“绽放”。普洱高原特色农业如沐春风,渐入佳境。

  2014年10月7日,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农业部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全力恢复农业生产。一年来,累计出动农业科技人员3万多人次,投入抗震救灾及恢复重建资金一千多万元,全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地恢复并持续发展,实现了“大灾之后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的目标。为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及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普洱始终坚持走一条以生态打牢基础,以特色引领发展,以品牌开创市场的普洱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真正让普洱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是普洱各族群众的共同期盼,更是普洱市委、市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记者 杨艾山  (普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