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抓特色 树品牌 壮产业

20.08.2015  09:33

夏末秋初,晋宁县二街镇的种植户张和华格外忙碌,他种植的青提和红提相继成熟。张和华种植的葡萄晶莹剔透、肉厚汁多、酸甜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今年他承包的14亩地,将给他带来28万元的收入。

晋宁新鲜蔬菜出口东盟国家。 记者杨艳辉摄

与此同时,晋宁县出产的西兰花、生菜等高原蔬菜在泰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餐桌上供食客品尝。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晋宁的蔬菜外销量达到21.574万吨,占到晋宁县蔬菜总产量的92%。

高原特色农业,这是晋宁农业发展品牌。”近年来,晋宁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使之成强县之本。同时,对于一个传统农业大县来说,晋宁县更是充分挖掘和发挥了农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在农业转型方面,晋宁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晋宁特色的道路。其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发展特色农业为切入点,摸准产业发展的关键点,找准农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打好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这场“突围战”,解决了“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提质增效”的农业发展难题。

推进现代农业,要形成新的竞争力,要注重可持续性,增强政策精准性。8月7日,昆明市委、市政府召开都市农业产业座谈会,要求各县区立足实际,把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放在第一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那么,现代农业如何以高原特色农业为依托进行跨越式发展呢?记者在晋宁的田间地头找到了答案。

种什么

因地制宜 创立品牌

张和华所在的二街镇是晋宁农业发展的“示范区”,这里出产的秋葵等价值较高的精品蔬菜深受市场欢迎。二街镇鲁黑村委会杨柳箐是远近闻名的“蔬菜村”,2013年,晋宁县共投资4800万元,建成了中央现代农业晋宁县蔬菜发展产业项目,做到现代农业上山。

张和华和二街镇的农业发展,绝大部分要归功于晋宁县传统的农业基础。位于滇池西南岸的晋宁,是昆明市农业发展的重点县区之一。全县耕地面积17万亩,人均耕地0.8亩,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年来,晋宁县发挥高原地理、气候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最先解决了农民“种什么”、农业发展什么的问题。

在张和华的葡萄获得丰收的同时,晋宁的香蒜也迎来收割的季节。走进晋宁县上蒜乡小朴村,扑鼻而来的是青蒜香,绿油油的青蒜苗一眼望不到边。全村2000多亩土地全部种植了青蒜,955户家家种蒜,是全市最大的青蒜种植区,每年交易量超过3400吨。

以前一亩烟叶才收1000元,四亩收入抵不过一亩青蒜,特别头一茬青蒜,能卖上万元。”村民李普家里有5亩地,从2000年开始,全部种植蒜苗,如今家里盖起了三层小洋楼,还买了一辆微型车专门跑运输。

根据市价平均每茬青蒜每公斤可以卖到4元左右,亩产1500公斤,扣除青苗和化肥成本,种植两到三茬青蒜纯收入就能达到1万多元。”小朴村党总支书记李忠说,小朴村从资金到技术全面支持农民。村里成立了“民得利”青蒜种植合作社,申请了300万元无息贷款,联系中间商,种蒜、卖蒜一包到底。小朴村把培育壮大特色青蒜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着力点,通过资金、技术等支持,“精打细蒜”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现在“小朴青蒜”已经成为注册商标。

在昆明的菜市场里,‘晋宁制造’是商家的好卖点,比如春天晋城的杨梅、夏天二街的西瓜,还有夕阳三宝(糯米、葵花籽、辣椒),山葵、松茸、鸡 等。”晋宁县农业局副局长王德伦说,晋宁县充分利用地理、气候、物种等优势,各乡(镇、街道)充分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持之以恒地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区域特色产业,打造出“二街西瓜”、“夕阳三宝”等具有品牌优势的农业产品。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县共引进140多个蔬菜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品牌农业化道路。

这个夏季同样忙碌的还有安翠英,她是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个体承包户,她承包的10多亩地也获得了丰收。“我们与合作社签订了协议,等花期之后,只要采摘好拿到加工工厂来就行,我们不用愁运输和销售的问题。”安翠英说,他们村的所有花农都加入了张良合作社,鲜切花销售不分淡季和旺季,花农们也不愁销路,只要一门心思种好花就行。

每一束从张良合作社出去的玫瑰上都贴着一张写着“张良玫瑰”的商标,“这张商标是鲜切花质量的保障,也是品牌的象征。”合作社总经理张良介绍,从2011年发展至今,合作社逐渐发展成为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加工车间180平方米、保险库80平方米的花卉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完成了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再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品牌化发展让“张良玫瑰”远近闻名。

选择合适的作物,是晋宁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迈出的第一步,品牌化发展则是把高原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晋宁县蔬菜产量23.45万吨,完成全年任务的54.5%;花卉园艺面积4.1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其中鲜切花面积3.6万亩,年产鲜切花19.2亿枝,成为全省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地。

怎么种

多方位支持 激发内生动力

农业的发展和植物生长一样,我们把种子种下去,不能就撒手不管,而是要一路照管着,给予多方位的支持,只有最终卖出去了,并卖了个好价格,农民才能增收,农业才能得到发展。”晋宁县通过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努力打造农业现代化,内增潜力、外拓渠道,解决了土地“怎么种”的问题,让晋宁县农业蓬勃发展。

从项目落地开始,我们就得到了晋宁县的各种支持,比如项目周围的配套设施,税收的减免等。政策好,我们才能发展得好。”云南山大王野生菌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勇感慨,2009年在政策优惠的吸引下,公司从昆明搬到了晋宁,在发展期政府又出面担保融资。而2013年到2014年,公司又在与晋宁县委、县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下,建成500亩的高经济产业种植园。晋宁县还积极鼓励并帮扶企业创新,如今云南山大王食用菌有限公司申报的《400亩食用菌栽培及产品深加工》两个重点生物产业创新项目正在进行实地调研。

晋宁县对农业的支持是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的,晋城镇关岭村的村民黄先勇对此深有感触。“种什么赚钱,怎么种,种下去之后该怎么护理,这些在田间学校里都能学,农推中心的老师们还经常来询问我们种得好不好,卖得好不好呢。”黄先勇在考虑是否适合荷兰豆之前,他就请晋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科研人员来对田地的土壤进行“土壤检测”,而种下去之后,又得到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IPM)的支持,政府还积极拓宽销售渠道,让黄先勇特别安心。

晋宁县以科技为动力,为蔬菜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省内农业院校、科研部门合作,科学引导、合理发展,培训基层科技人员,重点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推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充分发挥乡农科队伍的作用,根据不同区域的生产实际,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2014年共选送400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培训,举办各种蔬菜生产培训班20多期,培训6210人次。

全产业链”也是晋宁为农业服务的一大特色,晋宁县做到产、加、销同步推进、一体发展。在生产环节,晋宁注重引导和带动农户,发展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的产业基地;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规模优势,推进产地加工或精深加工。销售环节,着力抓好营销体系建设和品牌培育,切实把各类经营主体有机聚合起来,把“产加销”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了特色农业的效益和发展水平。

晋宁县在涉农融资方面,鼓励金融机构拓展涉农业务范围,加大支农力度,并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拿到了10万元的无息贷款,帮我们解决了种植前期收益投资大的难题。”在晋宁县尝试重楼种植的崔铭说,重楼种植时间长,前期投资大,就在资金紧张的危机时期,晋宁县农业局给予了及时帮扶,他拿到了免息2年的10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晋宁鲜切花产业蓬勃发展。记者周密摄

同时,晋宁县还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

谋突破

走产业化道路,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种好地,卖好产品,对于晋宁县这场红土地的“突围战”来说,只是其中两场“战役”,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晋宁县把重点放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上。农业要最大化发挥优势,必须坚持多样化发展:首先鼓励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发展,其次要使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晋宁县以市场为导向,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和培育各种花卉、蔬菜企业和营销大户10余家,成立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34家。晋宁华洲蔬菜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主要以加工出口菠菜、上海青、西兰花、荷兰豆等32个品种。近年来,公司通过不断开拓蔬菜外销市场,并创建蔬菜种植基地,以基地带动周边菜农种植出口蔬菜,公司再通过加工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外销量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2014年,加工出口蔬菜5800吨,年产值约6000万元,出口创汇近800万美元,吸纳农村劳动力312人就业。

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上接市场下连基地和农户,是引导千家万户商品生产者进入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稳定桥梁。晋宁县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增收致富。不仅如此,晋宁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还为全县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个性服务,出真招,办实事,千方百计调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同时,为推动优势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帮助企业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展销周、农博会,使资源、企业、市场相匹配,确保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好。

我们吃上了亲手采摘的菜,原生态味道好,而且农村别有一番风景。”游客段娟说,她在周末带家人来晋宁体验“山大王菌庄”农家乐,体验式旅游让段女士和家人玩得很尽兴。“山大王菌庄”中式园林餐饮休闲娱乐项目,是由云南山大王野生菌有限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建成的,菌庄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环境迷人、美食香泽、天然养生,是都市农庄的好去处。山大王公司经营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转型,并有利于拓展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增加农业产出,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

现代农业导向、特色乡镇融合、田园风光衬托、生态景观点缀”,这也是晋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手段和目的。近日,“晋宁红塔”乡村自驾游精品线路打通了昆玉高速公路、213国道、宝夕公路和3条新通车的乡村旅游专线,构成晋宁和玉溪乡村自驾游环线,也成为了晋宁发展都市农庄的“引爆点”。随着晋宁各地民俗节日的日益火爆,晋宁乡村旅游悄然崛起,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升级。

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相互融合,是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化向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这有利于形成“一业带百业,一业举而百业兴”的联动效应,并且给农民创造了增加收入的机会,缩小了城乡差别,促进了城乡关系的融合和社会的稳定,也顺应了建设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晋宁,一直在农业发展的“”字上做文章。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瞄准市场需求,适应消费者选择,真正把高原特色农业的特色挖掘了出来、优势发挥了出来。

张和华在把葡萄装箱后,目送着货车离开自己的土地;从晋宁物流园区出来,一箱箱新鲜蔬菜装进集装箱,正在往昆曼大通道上疾驰;而在斗南花卉拍卖市场里,张良合作社里的鲜花,刚刚通过竞拍,正准备运往韩国。一幅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滇池南岸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昆明日报记者江雨珂 赵书勇 通讯员杨丽芬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
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成立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8个Zhifang.com
云南旅居的新宠儿竟然是TA?
旅居,从来不是单一的气候、观景、亦或者文化、投资,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