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临翔区博尚镇拓宽创新驱动发展新境界

28.10.2015  22:50

腾龙新村   

  博尚镇位于临沧城以南22公里,临沧的第一个民用机场坐落在这里,是全市的航空窗口镇、烟叶生产基地和食用油料基地。全镇国土面积378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102个村民小组,10932户37332人,其中农业户8628户35397人。镇辖27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9个,有党员1357名。博尚镇历届党委、政府按照“科教兴镇、产业富民、项目拉动、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巩固壮大“油、茶、畜、烟、蔗、核”六大产业。  


烤烟技术培训


油菜技术培训

烤烟油菜两大产业发展强劲


  烤烟产业:自1988年推广烤烟以来,博尚镇把烤烟逐步培植成传统优势产业。烤烟种植面积从1992年的460亩发展到32000多亩,博尚镇烤烟种植面积、生产管理水平及烟农收入居临翔区之首。每户烟农的收入从最初的几百元增加到上万元,累计帮助烟农增加收入上亿元。2014年,博尚镇有4834户种植烤烟37300亩,实现烟农收入11975万元,有328户收入在5万至15万元。
  2015年,博尚镇种植烤烟36000亩,计划收购10.2万担,产值1.5亿元。烤烟种植区域涉及15个村73个组4523户烟农,在用烤房群78群774座,建成专业化分级点12个,分级业主12人。近年来,博尚镇积极采取“领导包村、干部包组,一包到底,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指导烟农抢抓节令搞好大田移栽。在烟叶的大田管理上突出一个“”字,在烤烟生产中后期管理上,认真抓好烤烟的封顶打杈和病虫害防治,搞好田间卫生,做好防洪排涝。进入采烤期后,对烟农烟叶后期田间管理、烤前准备、烟叶采收等技术进行指导,督促烟农及时采摘、烘烤成熟烟叶,并组织烟农就烤后烟叶保管与分级等内容进行指导。对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和技术指导,向管理要质量,向技术要效益。
  油菜产业: 博尚镇油菜从1974年开始推广种植,直到1988年形成规模,是临沧市油菜生产基地,同时也是烤烟主产区,烤烟前茬是油菜,由于多年所种植的油菜品种生育期较长,一般在5月中旬收获,推迟了烤烟的移栽节令,严重影响了烟叶的质量和产量。近几年来,博尚镇把种植优质早熟油菜的品种作为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了油菜和烤烟之间的茬口矛盾。“烟油”早熟模式的推广,能确保全镇烤烟在最佳节令5月10日前移栽结束。博尚镇选育的优质早熟油菜品种“德油早1号”,推广种植3.2万亩,实现烟区油菜早熟优质化,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三增长。目前全镇“烟油”模式已做到全覆盖。“烟油”模式,能使烤烟中上等烟叶提高20%,每亩增收280至530元,平均每户增收1400至2650元。2009年至2014年,博尚镇累计举办早熟杂交油菜示范样板23685亩,每亩单产增加了53公斤,收获期提早10至15天,为农民增收665万元。2015年,博尚镇种植油菜3.2万亩,总产达7735吨,产值达3403.4万元。建成油菜高产技术集成示范样板区168亩,平均理论亩产360.8公斤,创全国早熟油菜百亩连片单产最高纪录。
  2010年至2014年,博尚镇作为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的重点乡镇之一,共开展了560户1680亩的科技示范工作。坚持示范讲解油菜良种、地膜覆盖、平衡施肥、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良种良法栽培技术,让农户掌握好每个技术环节的管理措施。实施油菜科技示范户,示范内容以油菜规范化育苗移栽、统一品种(德油早1号)、统一配方施肥和统一病虫草鼠害等科技措施为主,示范户平均单产达285公斤,比普通户增35公斤。完成万亩区26000亩,平均单产225公斤,千亩片1208.5亩,平均单产295公斤,百亩核心区138亩,平均单产361.2公斤。带动全镇优质早熟杂交油菜德油早1号种植推广达20070亩,平均单产234公斤,2015年,以推广德油早1号油菜品种为主,优质早熟油菜发展到22000亩。


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腾龙


  博尚镇勐准村腾龙自然村有65户、226人,是一个拉祜族民族村。有耕地405亩、林地1458亩、烤烟257亩、油菜320亩、茶叶206亩、核桃788亩。
  腾龙美丽乡村建设自2013年整村推进项目开始实施,同年6月份开始动工。按照“拉祜风情、湖畔明珠、山水人家、美丽村寨”的要求高标准规划,按照百户村规模一次性规划,高质量建设,达到“景美、民富、人乐”。
  景美  按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统一风格、统一户型的要求,突出农村和拉祜特点,新建特色民居65户,面积分为120平方米、160平方米、180平方米三种,结构为砖混二层,户均设1套标间。户到户均通水泥硬板路。建成党员活动室90平方米,活动广场1500平方米,文化传习所1座,文化墙185平方米,水体景观560米,栈道1850米,寨门1座,亭子3座,懒碓房1座。安装太阳能路灯99盏,太阳能热水器68台;建成排污沟渠3800米,垃圾池6个,公厕1座,养殖小区1074平方米。敬老院540平方米,烤房1群。建成村庄生态植被绿化520亩,高效绿化样板林60亩,种植绿化树1770株,绿地草坪4000平方米,村庄绿化率达70.1%,形成全域森林化、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林果化、田园景观化的生态村庄。有1个饭店(腾龙山庄),能基本满足日常的旅游观光接待需求。有1个茶厂(腾龙茶厂),建筑风格古朴优美,占地9亩,厂房1000平方米,7名员工。主要生产加工、销售“子曰诗云”牌普洱茶,年产约10吨,主要销往北京、上海一带。
  民富  全村有耕地405亩、林地1458亩、烤烟257亩、油菜320亩、茶叶206亩、核桃788亩。腾龙以“一块田、两棵树、一张铺”为产业发展主要内容,2014年经济总收入达263.49万元,比2013年增加26.49万元,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66元,比2013年增加1385元。
  人乐,腾龙人乐不乐,唱着山歌干农活。腾龙组建了文艺队、打歌队。只要您一到寨门,热情的拉祜兄弟姐妹就会给您献上一首“迎宾曲”,还会盛情邀请您和他们一起打歌、喝酒。这时,一个以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的小村庄就映入了您的眼帘。

  腾龙的美丽家园建设主要突出了五项措施。
  找准村庄定位。以“景美、民富、人乐”为目标定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与文化交相辉映、生产与生活互促并进、传统与现代交流互融的幸福家园。
  密切干群关系。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抽调区、镇、村(理事会)、专人驻村抓好相关工作。
  夯实建设基础。按照“渠道不变、统筹使用、各司其职、各计其功”的原则,积极整合项目,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体现群众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让“美丽家园”建设人人知晓,群众积极参与,政府引导、理事会牵头,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户型、统一采购、统一实施、统一监督、统一管理“六个统一”和“小段包工”的模式,推进建设。
  助推产业发展。按照“一块田、两棵树、一张铺”的总体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形成烟、茶、核桃和旅游等为主的产业布局。


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


  2013年3月,市委、区委决定在博尚镇率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工作,在开展试点工作过程中,有党员群众反映村民小组无活动场所、活动场所简陋、支部开展活动难等问题,此问题得到了市、区两级的高度重视,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镇党委于2013年5月率先在全区启动了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并于2014年2月全面完成了全镇36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其中新建28个,修缮8个,提前2年实现了区委提出的“到2015年实现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全覆盖”目标任务。
  统一施工,全面推进。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列为2013年度重点工作,党委书记亲自带头抓落实,多次召开专题党委会议研究部署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在建设方式上,采取镇党委统一施工的方式,全面推进建设。严把建设规划关,避免出现靠政策盲目建设、建设地点狭窄、不切合实际的规划等现象。
  统一模式,体现风格。在建筑风格上,把民族风俗与党的元素相融合,采用砖墙、钢架屋顶、树脂瓦,悬挂五角星、统一外观色调。在建筑面积上,党员活动室面积不少于70平方米,文体活动场地少于300平方米。根据党员数量增加党员活动室面积,预留出篮球场的位置,延伸功能。36个活动场所中70平方米的有28个,7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的有5个,100平方米以上的有3个,建设活动室面积达3725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达10550平方米。
  科学规划,方便群众。坚持“科学规划、整合资源、规范建设、综合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因校点撤并后闲置的校舍,通过修缮改造为活动场所。在选址规规划上,按照选址稳固、方便群众的原则,确定建盖地点,做到活动场所建设地点无地质灾害,方便群众开展活动。坚决禁止为完成任务把活动场所建在道路不通、远离群众、使用不便的地方,36个活动场所均不存在安全隐患。
  统筹资金,不添债务。采取区镇投入为主,部门帮扶为辅的方式,积极整合资源,筹措资金。在区财政给予“新建的点每个10万元、修缮改造的点每个3万元、每个点设备购置费1万元”的基础上,整合扶贫整村推进、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移民等项目资金,并积极协调挂钩部门予以支持帮助,统筹资金使用,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活动场所的建设用地采取整合原校点、原村集体土地、置换等方式解决。在建设过程中,镇党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原则,不增加村组负担,不新增债务。
  配套建设,完善功能。为发挥活动场所的整体功能,博尚镇按照临翔区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十个有”标准进行统一配套完善。即:有统一的外观色调、有一面党旗、有一面国旗、有一块党员活动室标识牌、有一套活动设备、有一套管理制度、有一本《党支部工作手册》、有一套广播器材、有一个公示栏、有一块公示牌。通过统一外观、统一配置,实现了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目标
  管好用好,发挥作用。为充分发挥好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作为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信息集散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的作用,制定了《临翔区博尚镇村民小组党员活动室管理制度》,明确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为管理使用责任人,利用活动场所组织好党员群众开展各类活动,部分活动场所还开办了“党员便民小超市”,方便服务了周边群众。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成以来,全镇36个党支部活动场所开展党员活动100余次,开展文体活动280余次,开展政策宣传150余次,党组织活动更加规范,群众办事更加方便。


灾后重建谱新篇


  受“10·7”地震影响,博尚镇有2175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受灾2486户9942人,紧急转移安置2741人,经济损失2338.7万元。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按照省、市、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安排,迅速组织和动员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全力抓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八包八保”责任,镇领导分片包村,干部职工联户,确保包保工作责任全覆盖。共有115名镇干部、村干部、指导员、村官联系725户农户。发放《防震避震常识手册》1000余册,“八包八保责任”宣传单2000张。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做好灾情的统计及上报。全镇共发放帐篷150顶、大米10吨、食用油490桶、棉衣70件、棉被290床,采取搭建临时抗震棚、组织灾民投亲靠友、安全转移安置等方式,解决临时避险安置问题。进行信息采集、造册登记、立卷归档,做到“一村一册,一户一卡”,共建立档案19册,725户农户登记造册,做到了底数清、情况实。
  博尚镇“10·7”地震民房恢复重建共涉及总户数725户,其中重建290户、修缮加固435户。截至目前,290户已全部动工,完工280户,修缮加固的435户已全部完工。采用集中和分散安置的方法进行,建设集中安置一个——夹山村象山新村。规划面积100余亩,规划安置农户46户,主要安置那戈村刘家组和夹山村新村组受地质灾害和“10·7”地震灾害双重叠加影响的房屋严重受损户。安置区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紧邻恒山、柳树河、小道河水库;地质稳固,无地质灾害隐患。按照新家园建设标准,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阶梯式规划,配套建设水、电、路、活动场所、养殖小区等基础设施,在安置点周边及房前屋后规划种植樱桃、车厘子等经济林果。通过政府引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户型、统一采购、统一实施、统一监督、统一管理”六个统一的模式,把安置点建成生态村、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
  目前,已有42户搬入新居,配套建设的水、电、路、活动场所、养殖小区、太阳能路灯、公厕、垃圾池、村内绿化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